1)第353章 德国人的打算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检阅仪式结束后,下午,小毛奇、中东舰队司令卡尔中将、德国驻华武官弗兰克少将,与林重、段祺瑞、萨镇冰、冯国璋举行会谈。

  会谈时候,小毛奇了解了中国军队此时的作战状况,非常赞赏,然后,他邀请中国加入同盟国,郑重对林重与其他三人道,“总统阁下,诸位将军,让我们携手,在亚洲开启对英法的大战吧。”

  这话可惊着林重和中国将领了。

  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生于1848年5月25日,俗称小毛奇。因为他的叔叔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1800年10月26日~1891年4月24日),被称为老毛奇。

  老毛奇是普鲁士元帅,德意志帝国总参谋长,德国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是普鲁士三巨头:毛奇、俾斯麦、罗恩之一。

  老毛奇带着普鲁士大军,击溃丹麦,干掉奥地利,又驯服了欧洲大陆强国法兰西,他是德国统一的英雄!铁血政策的实际执行人!世界顶级的军事家!

  后世我国的太祖,早年在湖南一师上学时,曾有个名字叫“毛奇”,就是因为他仰慕德国近代军事之父老毛奇。

  可以说,小毛奇终其一生,都活在叔叔的光影之下,因为不管是名气还是本事,老毛奇明显更胜许多筹。

  1891年4月24日,91岁的老毛奇在家中安详地去世,整个德意志为他隆重举行了国葬。

  当然,小毛奇不如老毛奇,并非说他是个庸人,只是比较之下,不如他的叔叔,毕竟老毛奇那样的军事天才,全世界也不多见。

  普法战争时,小毛奇参与掷弹兵第七旅,因英勇作战而著名,后来入读战争学院,1880年加入参谋部。1882年,成为他叔叔的副官。

  1891年叔父去世后,他成为威廉二世的副手,加入皇帝的权力核心,1902年升任中将。

  1904年,英国和法国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划定了各自在非洲和南亚的势力范围,两国军事协商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英法联盟的缔结。

  之后,德英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在俄国革命,和德法在摩洛哥问题上日益紧张的阴云笼罩下,小毛奇于1906年1月1日登上军队总参谋长的宝座。

  小毛奇这个总参谋长也当的战战兢兢,因为他的前两任都太厉害了,前前任是他的叔叔,前任是施利芬元帅,1891—1905年德国的总参谋长。

  施利芬曾说过,“统帅不是任命的,而是天生的!”这是施利芬针对自己和老毛奇说的,德国在一战时候,执行的就是施利芬计划。

  施利芬元帅是老毛奇的继任者,也是他军事思想的继承者,其作战思想对两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均有影响,对德国军事界的影响尤为深远。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