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0章 抢东西,他们最在行了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1914年,春天来到了北京城,柳绿桃红,春水和天光争蓝,燕子和黄莺齐来。参议院工商委员会主任张謇,与法纪委员会主任袁世凯,正在袁府后院书房内喝茶。

  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前天刚刚结束,昨天,林重总统宴请张謇,两人谈了南方民营企业现状,后天,张謇要回南方,今天是应邀来袁府吃晚饭的。

  张謇,字季直,1853年生于江苏省海门长乐镇,光绪二十年(1894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江苏五才子”之一。

  中国历史上状元很多,下海经商又成功的唯此一个。

  当年张謇考中状元,进入翰林院,但只能投身他的老师翁同龢的清流阵营中去,自然是不得权势,备受打击。

  于是,状元郎另辟蹊径,下海经商。

  张謇的转型并非是盲目的,从商前,他先调查了中国海关的进口数据,发现棉纱是大项,于是就选择了从创办纱厂入手。

  概念可能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改变,但是理念和智慧却是不会变的。

  牛逼人物就是了得,用数字说话,向世人展现了他的实力。而且,张謇最让人佩服的,不仅经商成功了,而且一直秉承实业救国的理念,建设他心目中的富强国家。

  1911年,中国工商联合会成立,张謇任第一任会长。

  “项城,我已经年至花甲,能看到中国这么强大,真是死都值了!”张謇感慨道,其实从身边,从城乡的兴旺,都能看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参加经济工作会议,看到那些直观的数字,才会知道此时的中国发展速度是多么的快。

  “去年,中国钢铁产量达到1100万吨,位列世界第六,煤产量两亿吨,仅次于美国、沙俄、英国和德国,铁路总里程万公里,排名世界第七,国民收入……”

  张謇兴奋地叨咕着,被袁世凯打断,老袁笑道,“行了,季直兄,我都知道了,报纸上不是都报道了嘛?对林重大唱赞歌。”

  张謇看看老朋友,笑道,“怎么?项城的心里还过不去呢?要我说,女婿这样出息,你该高兴才对啊。”

  老袁哈哈大笑,“过去了,真的过去了,我必须承认,林重比我强百倍,人家不仅会打仗,还能带领中国走向富强,就凭这个,我服气。”

  但老袁收敛笑容,又淡淡道,“海军是极其烧钱的,几年时间,我们海军主力战舰的吨位,已经达到65万吨,仅仅排在英、德、美、法之后。但我们国家自己却没花多少钱,那么,钱从何来?”

  张謇听他这么说,不吱声了,老袁叹道,“都是压榨日本和印尼而来,听说驻两国的总督府,对两国百姓压榨之苦、程度之深,已经到了我们自己的商人都看不下的程度了。

  但林重严令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