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0章 欧洲火药桶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端,总面积大约55万平方公里,是欧亚大陆近东部分陆地、朝地中海方向的凸出部,也是南欧指向地中海方向的三大半岛之一。

  巴尔干半岛,除了半岛南端延伸部的辉煌璀璨的古希腊文明外,其最出名的,就是“欧洲火药桶”的绰号。

  近代以来,这块土地频繁发生战乱,并且每一次战争,都对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为什么巴尔干半岛动辄爆发战争?又为何这块土地上的战争,总会引发如此重大的国际影响呢?

  这是因为,巴尔干半岛,处在三大地缘势力的夹缝中心。

  欧洲(主要指西欧、南欧)势力,借亚得里亚海和多瑙河平原,从西、北两个方向压至巴尔干半岛。

  西亚势力,自小亚细亚半岛和东地中海,从东、南两面通向巴尔干半岛。

  东欧势力,则主要以黑海及其沿岸为战略通道,自东北方向刺向巴尔干半岛。

  三大地缘势力,通过不同的方向,同时对巴尔干施加影响。

  而巴尔干半岛本身地缘实力有限,难以整合出强势文明国家,不足以力抗外部压力,维护其之独立性,所以任何一个外部势力的插足,都可以在当地引发战争和冲突。

  身处三大地缘势力中心夹缝的格局,使得任何一个地缘势力,无论是出于拓土开疆,拓展势力范围的雄心,还是在面对其他两股势力进逼时,建立前沿战略缓冲区的考虑,都必须对巴尔干半岛大力经营。

  这种利益冲突的犬牙交错,使得巴尔干半岛不幸的沦为列强争夺的“中原”逐鹿场。这不要了巴尔干人的命吗?可是他们自己根本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

  从千年历史的脉络演进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巴尔干半岛的这种无奈。

  在古希腊时代,这里是希腊——马其顿与波斯帝国的交锋地。

  到了罗马帝国崛起,这里又成为罗马与日耳曼——斯拉夫系蛮族博弈的前沿阵地。

  罗马帝国覆亡后,它就成了西欧天主教世界、东罗马帝国以及东欧蛮族、游牧势力的逐鹿场。

  后来伊斯兰崛起,天主教世界、东罗马帝国和伊斯兰世界三雄又围绕它展开争夺。

  等到东罗马帝国被奥斯曼帝国取代,但东欧平原的俄罗斯帝国兴起,于是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三系又换了个面目,继续围绕巴尔干拼死搏杀。

  几千年下来,巴尔干半岛就没消停过。

  不过话又说回来,不是每个地缘板块都有出头的潜质。事实上,这个星球上的绝大部分地缘板块,都只能作为附庸存在。

  比如东亚大陆,从地缘结构上来说,无论新疆、青藏,还是巴蜀、云贵、东北,它们都不过是长江——黄河流域核心区的附庸罢了。

  所以对巴尔干这种弱势板块来说,被人辐射也没什么大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