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65章 无端_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发问,但谨慎起见,徐章觉得还是先给顾二加加分再说。

  当即便道:“上次在淮南镇压天圣贼人的叛乱,仲怀居功至伟,若非有他相助,在旁出谋划策,排兵布阵,只怕未必能那般顺利。”

  嘉佑帝面色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无悲也无喜,也不见动怒,只是定睛看着徐章。

  忽又问道:“爱卿既然和顾家二郎交好,平日可曾听到过顾二郎提起杨无端?”

  听到这话,徐章莫名心中一凛,杨无端年轻时才高气盛,科举落第之后,竟然说出了科举仕途不如流连花楼的话。

  且不说他这是不是酒后失言,胡乱说的,只这话传入嘉佑帝的耳中,却真真叫一贯仁善开明的嘉佑帝动了真怒。

  科举仕途竟然比不上流连花楼?既然如此,那你这辈子也不要参加科举了。

  最后嘉佑帝还是没有赶尽杀绝,而是让杨无端五十岁之后再来参加科举。

  五十岁再参加科举,就算是中了,还能做几年官?

  就算是考上了科举,做了官,此生怕是也无望中枢了。

  基本上可以说是彻底绝了杨无端的仕途。

  杨无端此人确实大才,被嘉佑帝金口玉言绝了仕途之后,便愈发放浪形骸,整日流连于秦楼楚馆,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

  在花楼姑娘们的圈子里头,杨无端的名声可是说是冠绝天下了,无数姑娘自荐枕席,只为和杨无端春风一度。

  分别时还自愿送上银两盘缠无数。

  作为读书人,杨无端的大名,徐章自然也是如雷贯耳,他的不少诗词徐章也都拜读过,确实写得极好,堪称大家。

  “平日里倒是没听仲怀提起过杨无端,杨无端此人,诗词写得确实极好,当世少有人能及,可惜诗词不过小道尔,于国于民无甚大用!若要入仕为官,还是要精通经世之学方能上效国家,下佑百姓。”

  徐章这话可不是贬低诗词的作用,若是说在和平年代,诗词这些东西用来陶冶情操,宣扬民族文化,自然是极好的。

  可在如今这个社会,生产力低下,底层的百姓们要为每日的生计奔波劳碌,哪有时间听你吟什么酸诗,品味其中意境。

  倒是填词,还能用来传唱,一些家境贫苦,嗓音又好的,还能通过卖唱来赚取生计。

  当然了,这些大诗人大词人自然是不可或缺的,他们都是中华文化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华夏文化的传承、创新做出了不可忽视的卓越贡献。

  “不瞒陛下,微臣幼时在宥阳读书,初学诗词时曾有幸拜读杨无端的诗词,当时便惊为天人,将其列为李太白,杜工部那样的大诗人,大豪杰!”

  “曾经微臣甚至一度觉得杨无端受了委屈。”

  “哦?”嘉佑帝的目光明灭不定,不知在想什么,脸上的依旧不见神情变化,“那后来呢?”

  徐章笑了笑,说道: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