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001章 孩子王_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父子二人,一个五品,一个六品,加之盛紘小心谨慎,圆滑世故的性格,自然不会掺和进去,更加不会让自己寄予厚望的长柏掺和进去。

  当然了,以长柏的性情,也懒得去争论这些事情。

  留在盐州等地驻守的顾二和长梧几个,原本在交接完盐州等地的防务之后,带着麾下人马都赶到洛阳了,再有七八日就能回到东京,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顾二这厮就开始找借口拖慢行军的速度了。

  一天下来,能够二十里就绝不走三十里,能休息一个时辰,就绝不会只休息半个时辰。

  反正就是一个字,拖!

  顾二自己不急不忙的,长梧倒是急了起来,主要还是离开的太久,有些思念何氏了。

  华兰的夫婿袁文绍立功不少,从指挥一跃升为了营指使,垮了好几级,手底下管着五哥指挥两千五百人的骑兵,已然算是军中的高层了。

  大宋缺少战马,骑兵自然也就稀缺起来,物以稀为贵,稀少的骑兵,在军中的地位,自然比步卒高得多。

  袁文绍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东京,和娇妻幼子重聚,可顾二的考量却不无道理,而且顾二才是决策者,他们也只能听从。

  就是情绪都有些不大高。

  而此时的徐章,正躲在千里之外的江南腹地,在江宁府宥阳老家祖宅里头陪着妻儿长辈们多懒,日子过的好不快活。

  宥阳徐氏的宗祠没有设在宥阳县城里头,而是在徐家所在的大湾村,就在那条绕村而过的玉带河对面,中间隔着一座石桥。

  这是老爷子得意思,也是徐章的意思。

  按着老爷子的话说,他老子当初落户大湾村的时候,就是瞧中了这里山清水秀,风水上佳,和他们徐家十分契合。

  否则的话,怎会短短四代几十年的功夫,徐家就从平明百姓一跃成了大宋朝顶尖的勋贵之家,如今徐氏祠堂里头,还有仁宗皇帝赐的丹书铁券。

  自打徐家的祠堂建在这儿之后,那座原本饱经风吹雨打,满目疮痍的老旧石桥,也由徐家出资,重新建了一座。

  新的石桥桥面宽足有两丈,桥面也比以前高出了八尺,桥身更是延长到了十丈,足足有三十米宽。

  以前的时候,每个几年,到了夏季多雨的季节,老石桥总会被淹上几回,如今重修之后,便是遇上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水位也绝计冒不过桥面了。

  如今的大湾村,也早已不再是昔日的小山村。

  随着徐家的崛起,周遭十里八乡的百姓们,有不少想沾点徐家运气的,在和徐家还有大湾村的原住民傅氏一族商议之后,举家搬迁到了大湾村的外围。

  而今的大湾村,已经从原先的一百多户人家,变成了现在的六百余户,三四千人口,光是在人口的数量上,甚至都快赶上一些偏远的县城了。

  宥阳县衙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