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1章 第 151 章_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创意和想法

  他还要说服镇上,聘请像山岩这样常年进山采蜜、通晓野蜂习性的本地山民,请他们去指导当地没养过蜂的人家,怎样借助地势和环境搭建这种成本低廉的户外蜂箱

  至于说这种蜂箱就跟个危房似的不耐用

  呵呵要是老百姓觉得不耐用,家里有这个经济实力,完全可以花钱买上好的木头做蜂桶嘛

  想到今后,郎山这一片漫山遍野都是这样的户外蜂箱,家家户户都靠养蜂赚了钱、盖了新房子,小孩子也不会因为家境贫困上不起高中,早早辍学去打工,孙哲远越想越开心,当场就笑了起来。

  江小满见他这么高兴,也跟着笑了起来。

  看看就连人家扶贫干部都觉得他们这个养蜂合作社开了个好头,看来这创业扶贫补贴的事儿,应该有戏呀

  孙哲远一路跟江小满走遍了他家这边两个山头,惊奇地发现,原来蜂桶并不像他想的那样,都是放在地上了。

  江家的蜂桶和蜂箱,有的放在林子里,有的挂在树杈上,还有的夹在岩石缝隙里,大部分都藏得十分隐蔽,不注意看简直发现不了。

  孙哲远原本以为这是为了防盗,防止有人过来偷蜜,后来才知道,江有粮这么放,主要还是为了照顾到野蜂的习性,特意选的野蜂喜欢筑巢的地方

  “看来要想把这个合作社发展起来,山岩和你爸这样的技术性人才,真的是太珍贵了”孙哲远忍不住唏嘘感叹道。

  随即又好奇地问他“郎山村跟老山坳子那边隔着这么远,你是怎么跟山岩他们那帮人处的这么好的”

  江小满尴尬一笑,把自己当初去找山岩买岩蜜送人、差点被他当成情敌给揍了的糗事简单回顾了一下,孙哲远哈哈大笑,觉得他和山岩这“不打不相识”的故事,也可以写到以后的长篇新闻报道里,作为这段创业故事中的一个小插曲。

  江小满要是知道他打算把自己和山岩的故事写到新闻里,肯定不会告诉他这段“黑历史”的

  俩人一路逛过来,孙哲远拍了好几百张照片,江小满带来的背篓里,也装满了路上随手摘的野菜,今天他还特意带了一把小锄头,挖了不少折耳根。

  江鱼要是在这里,肯定又要为好兄弟的抠门叹为观止了

  江小满这个人,自己家门口的折耳根舍不得挖,每次吃的时候,只掐上面的绿叶尖尖。

  到了外面无主的地盘,那小锄头,挥舞得别提多欢快了,恨不得把田埂都挖塌了

  看着白白嫩嫩的折耳根,江小满嘿嘿一笑,先拿到山上流下来的山泉边,把折耳根上面的泥巴洗一洗,然后塞到背篓底下,上面垫着他沿路砍的两把小笋,一小堆粑菜也就是鼠曲草,一些刚冒出嫩芽的蕨菜,还有郎山这边家家户户都爱吃的苦菜头。

  只可惜野油菜已经开花了。

  去年冬天,孙哲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