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第 184 章_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触了才发现,王老师亲切又随和,就像自己家上了大学也没忘本的晚辈,睡在老乡家里,一睁眼发现墙角趴着只大老鼠,会淡定地拿起拖鞋,精准丢过去。

  跟着他们连吃好几天烧洋芋,会大声嚷嚷着肚子里一点油水没有,缠着老乡让人家割一条腊肉下来打牙祭。

  最好笑的是,发现这位大教授为人亲切长得又好,关键是还没结婚之后,郎山的乡亲们便蠢蠢欲动起来。

  家里有闺女待嫁的,三天两头在家里煮好了腊肉洋芋饭,让闺女去给在地里干活的王老师送饭。

  还有热情的妹子假装打猪草、掰笋子、挖野菜的,王宪去哪座山头,她们就往哪个山头跑,还给王宪唱山歌,唱的王老师一张老脸羞得通红,手里的锄头差点锄到脚上去。

  面对山妹子们的热情,王宪原本还有些逃避,可当他们引进的红皮洋芋推广受阻,害羞的王老师终于放下矜持,仗着自己受婶娘嫂子阿妹们的欢迎,带着他们的新品洋芋种,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的推广。

  也不知道是被王老师的皮相所迷惑,还是觉得种了这新品种洋芋,万一中途遇到什么技术问题了,可以“顺便”把王老师请到家里来指导一下,总之,王宪跑过的村子,几乎每个村都有那么几家预定了一些新洋芋种。

  这些洋芋种,就好像星星点点的火苗,很快便在四里八乡蔓延开来。

  原因无他,尊敬的王老师,真的没有骗他们

  新品种的洋芋不但产量更高,果实形状更好看,而且皮薄肉脆,刚挖出来的洋芋,洗干净之后连皮都能一起吃。

  最主要的是,这种洋芋蒸煮或者烤熟需要的时间似乎更短,这就意味着做饭的时候就能节省更多的柴火。

  在一根柴都要自己上山背回来的农村,能少去山里背几次柴,谁不愿意啊

  就这样,王老师以自己的“美色”开道,成功推广了他们的新品种洋芋

  导演和主角都忍不住陷入了沉思。

  编剧江月明也听得心潮澎湃。

  她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她要塑造一个和以往新闻报道里灰头土脸的扶贫干部完全不一样的人物形象

  想想吧一个高学历、高颜值,又很接地气的扶贫干部,谁不爱呢

  再想想这么具有个人魅力的基层干部,却意外牺牲在了扶贫路上,编剧光是脑补一下,就忍不住替观众心梗了。

  呜呜呜她真的不想虐的,这一切都是导演和影帝的锅

  幽静的禅修民宿,给编剧的创作了一个绝佳的环境。

  导演和主角也没有来烦他,而是跟着江有粮到处跑,重新沿着王宪老师当年的扶贫路走了一遍。

  当年的扶贫路,在王宪牺牲的那一年,终于等到了上面的拨款。

  如今,这条路已经变成了县道的一部分,属于郎山镇的这一段,被命名为“富平路”,这也是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