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2章 第 212 章_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一定请的来。

  不过,成为农大实验基地,居然连买菌包都能打折,这他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你别激动啊,这打折的品种也是有限制的,只有采购农大下属的种子公司研发的菌包、菌棒和菌种之类的才能打折,你要换个品种,去别人家买,那可就享受不到这个福利啦。”

  “那、板栗沟现在用的都是农大出品的菌包吗?年产量和抗病虫害力怎么样?”江小满开口询问道。

  “菌包品质你们就放心好了,别看咱们省农大在国内排名不算靠前,但在菌种这块研究还是很厉害的,咱们省内的菇农,基本上用的都是他们的菌包,因为用本土菌包,每亩地还能额外领到五百块钱的财政补贴……”

  合作社的股东姐姐大概真的是表嫂的铁杆闺蜜,听说江小满喊闺蜜叫表嫂,把一些他们和农大合作过程中可以享受到的优惠政策都跟他说了一遍。

  江小满和郎英等人忙拿出本子记录下来。

  这些可都是在外面很难打听到的干货啊!

  听完免费的培训课之后,江小满他们又去参观了合作社的菌菇种植基地。

  这几年板栗沟这边在农大科研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可算是把菌菇立体化种植给玩得明明白白,江小满他们就跟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似的,看到什么都觉得稀奇。

  尤其是板栗沟的板栗树,以前这板栗是最不值钱的,丰收的时候还会滞销,几块钱一斤都卖不出去。

  现在好了,人家不卖板栗了,直接拿祖传的板栗树种蘑菇。

  从树干到树底下,不同位置能种植不同的蘑菇品种,就连倒塌的板栗树,都能拿来废物利用,农大的学生们在上面凿上几十个洞,把菌种直接种上去。

  等到蘑菇长出来了,还没等摘下来卖呢,就被村里看稀奇的游客高价买走了……比单纯卖蘑菇还挣钱!

  听到这里,江小满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要不怎么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

  这些赚钱的门路,要不是有自己人带着过来,他们怎么会知道?

  临走的时候,江小满跟对方加上了好友,还特意要了名片,打算等回去之后,再弄点上好的岩蜜,让老爹给他雕两样竹雕摆件寄过来做谢礼。

  人家帮了他们这么大一个忙,总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吧?

  晚上,表嫂把闺蜜一家也请了过来,一屋子人吃吃喝喝,山荣就问江小满,他们村的合作社现在办的怎么样了,听说养蜂合作社和茶叶合作社都办起来了,他老兄弟江有粮居然都混成了非遗传承人,高兴的直拍桌,恨不得明天就收拾行李,跟江小满去郎山村看看去。

  江小满他们这次过来,本来是打算看看板栗沟这边用的菌种怎么样的,要是性价比高的话,他们就想先采购一批带回去试试看的。

  谁知道听合作社的大姐这么一说,三个人,尤其是江小满觉得,既然要把这个产业做大,最好是一开始就由官方出面,像板栗沟这样,由村里和农大合作建立实验基地。

  这样的话,以后新的合作社可以享受到更多政策红利不说,技术上的难题也一并解决了。

  听到山荣说想去郎山村看看,江小满顺势就举起酒杯,邀请表舅和表舅妈一起去他家玩。

  反正他家现在客房多,就算表舅全家都去玩,也能住得下。

  最重要的是,他得赶紧回村,然后去镇上和孙主任商量一下。

  江小满心里清楚,这事儿如果是他们提出来的,村干部不一定愿意干。

  基层就这么个情况,反正每年工资都是那么多,工作干多干少对工资也没多大影响,村干部们宁可省点事,也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再说了,加班费再多,能有他们上山捡菌子赚得多吗?

  这段时间郎英的加工厂在收菌子,他们镇上附近好多村干部也跟着一起上山捡菌子去了。

  早上天不亮起床,先上山捡几个小时,等时间到了,下山去上班打卡,下午下班再回家帮家里分拣菌子……

  这样一个月下来,赚的钱比他们工资还多呢,谁还愿意无偿在单位加班啊?

  要想把这件事给做成了,靠他们去跟村里磨是不行的,得想办法让镇上当做一个政治任务压下来……w,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