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55页_夫夫孩子热炕头+番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多老人都感叹不已,张迪的眼神尤其复杂

  张老爷子家在于良吉他们离开之后就关闭了大门,还是谁来都不给开,就跟过死门子似的

  倒是张老太太,让两个儿媳妇将于良吉带来的厚礼分一下,现在分家了,只不过二儿子不想离开父母太远,才一直住在一起。

  这就是分家不分房的住法。

  于良吉他们回到十八里铺,赶紧让人给这帮人做饭,侯府里人手多,地方也大,二三百号人吃饭很容易,于良吉还觉得让人灌了一天冷风过意不去:何管家啊,一人给发点红包,别吝啬,起码五两!这大过年的,都饿着肚子呢

  是,侯爷。其实不用发红包。

  但是何管家没说,因为他说了也不合适,只好去找账房,支取红包给大家伙儿挨个发。

  管事的领班还一个给了二十两之多,这帮人在侯府住了一夜,第二天,那一百兵士就回了县城。

  过年的时候,石宏大也没忘了他们,各种福利都很丰厚,而且有了他们在,县城的老百姓们都觉得很安全。

  当然安全了,来回走城门的时候,都有兵士把守,听说他们闲得慌,还帮忙抓贼。石宏大撇嘴。

  因为整个县城,规模不大,就是有贼,也是小贼,能有几个

  他们只是尽义务,都是好兵!于良吉总结,顺便夸一夸石宏大手下的人,省着这人小心眼儿。

  第二天是初四,一家三口又颓废了一日。

  过了破五就是初六,可以走亲访友了,初六第一天请客的就是侯府,赶上周扬和王诚也过来,于良吉当着全村人的面就宣布了,这二位进士以后就是他们十八里铺小学堂的先生了

  那两位老先生不来了吗

  两位老先生在十八里铺人气很高,因为老人们都喜欢,中年人觉得有经验的老人教导孩子他们放心,年轻人则是喜欢听老人说古,小孩儿们更喜欢老先生了。

  他们来的,来的,如今咱们学堂的孩子越来越多,先生必须要增加。于良吉道:今年春天,我还得挑人去考秀才,秋天,要有人去考举人,考中了,过几年就去京城考进士

  十八里铺的人欢呼一声,孩子们有出息,她们才高兴。

  这是两位同窗头一次参加十八里铺的春宴,大家七嘴八舌的问他们各种见闻,对他们能出去游学都表示很羡慕,这让两人飘飘然,几乎将游历见过的事都说了一遍

  惹得大家啧啧称奇,尤其是八个小秀才,听的很神往。

  等你们考中了举人,就跟他们一样,出去游学。于良吉拍了拍他们之中的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是,山长。八个孩子眼睛亮晶晶。

  他们一辈子在小山村里,走得最远就是县城,府城都没去过,而两位即将成为先生的人,却连大海都去过了。

  不禁悠然神往,宽阔的大海,荒凉的沙漠,江南的烟雨

  这顿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