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九十四章 朱祁钰:你在教我做事?_堡宗别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辅和朱永,追了漠北诸部联军数百里,砍下了数万颗漠北儿郎的头颅,一直追到后勤跟不上了,才班师回大同防线。

  一战成名。

  成名的不是赵辅和朱永。

  而是幼军。

  自景泰十八年后,漠北这片广袤的区域,但闻幼军之名,不复长生天之卷。

  幼军之名可止草原幼儿夜啼。

  作为主力的毛里孩直接被打崩了。

  随后,大元可汗孛儿只斤·满都鲁掌控草原诸部大权,杀了毛里孩,并吞并了毛里孩的领域,成为草原霸主。

  而也克力部强势崛起,其首领亦思马因成为权臣。

  虽然被大明打得很惨。

  但却激发了草原儿郎的血性。

  北元诸部前所未有的团结了起来,欲要和大明抗争到底。

  不过当下……

  他们得先想办法熬过景泰十八年的寒冬。

  先大明太子朱见济回朝一天,广西的军报送递到紫禁城,大明朝野松了口气。

  安南退了!

  之前景泰陛下下旨,广东、福建、江西、湖广、浙江五大都司,并同云南沐王府、广西都司备战广西,举国之力践行大明之不降不和之基本国策。

  尤其圣旨中的“并振国威”,着实给地方都司打了一通鸡血。

  五大都司正愁没仗打。

  一听备战,立即按照景泰帝的最大尺度,也不管大明有没有钱,五大都司同时派出了一个卫的兵力作为先锋部队进入广西。

  就算如此,安南的大军依然在广西境外徘回,还在等待机会。

  然而没有机会。

  先是台湾被大明太子殿下一战平定的消息传到了黎思诚的耳朵里,随后堡宗的舰队出现在安南的东海海域上,欲要在安南登陆。

  之后,漠北战事的消息又被安南安插在大明的细作“探知”。

  同时,朱祁玉写的国书也送到了安南,其中从太子那借鉴来的一句话,对安南朝堂发挥了巨大的震慑力:“勿谓言之不预也”。

  黎思诚反应很快。

  立即下旨给前方军队,命令撤退。

  然而负责统帅安南大军,把广西都司打成了筛子的那位统帅,反应更快,黎思诚的王命还没送到,他就已经下令撤军了。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如果在安南境内打,大明很可能要吃败仗,毕竟安南正巅峰,其国力远胜于黎太祖黎利当权的时候,而大明雄师又不如太宗和宣宗时期。

  此消彼长。

  宣宗时期,大明的交趾驻军尚且被赶回国内,现在入侵安南作战,很可能是一个泥潭,最后把大明拖得半死不活。

  大明在安南打不赢,同样的道理,没有漠北和台湾掣肘,安南的大军敢入侵大明,也基本上也只有一个下场。

  死!

  大明的战略纵深和国家体量摆在那里。

  依然是天朝上国宙宇第一!

  景泰十八年,大明有可能面对三线作战的险恶局势,就这样平息了下来,不仅如此,还掌控了台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