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91章 鈈238核电池_我编的百科词条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太空探索中,最常使用的是太阳能电池和同位素温差发电机,前者价格比较便宜,缺点是没有必须依赖太阳,到了夜晚就无法使用,后者则是更理想的电力供应设备。

  同位素温差发电机也被叫做“核电池”或“原子能电池”,原理是塞贝克效应,根据这种热电效应,在一定温度下,材料本身会产生电势差,利用放射性同位素Pu-238衰变过程释放热能,通过热电偶转换成电能,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靠、工作寿命长、环境耐受性好等特点,能为空间及各种特殊、恶劣环境条件下的高空、地面、海上和海底的自动观察站或信号站等提供能源。

  同位素电池在米国、露西亚、东国等大国已实际应用,主要用于航天器的能源供应。

  这种温差发电器是由一些性能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如碲化铋、碲化铅、锗硅合金和硒族化合物等,把许多材料串联起来组成。另外还得有一个合适的热源和换能器,在热源和换能器之间形成温差才可发电。

  其实这种发电器本身并没有什么技术难度,难的是生产成本,关键在于原料Pu-238。

  钚-238是钚的同位素,银白色金属,熔点640°C,沸点3234°C,原子序数94,属周期系ⅢB族,半衰期年由于其衰变时只放出α射线,而且自发裂变中子很少,安全又稳定,所以才成为同位素电池最重要的核素。

  但它并不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同位素,1940年末,米国科学家西博格、麦克米伦等在米国用60英寸回旋加速器加速的16兆电子伏特氘核轰击铀时发现了钚-238。

  现在工业用的鈈238主要是用中子辐照镎237得到的,成本极其昂贵,而且产量很低。

  平均每千克的价值超过1400万镑……

  比如米国毅力号火星车使用的鈈238核电池,总重量只有千克,造价却有7000万镑左右……而且米国到目前为止,总共生产的鈈238也只有几百千克而已……

  然而世人没有察觉到的是,现在霍克岛鈈238的生产成本,却只有33万镑/千克!

  因为他们改进了鈈238的生产技术,材料由原本核反应副产品镎237,改成了自然界中储量比较丰富的铀238……

  至于铀238哪里来的,霍克岛本身就有铀矿开采,只不过目前产量不多……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技术改进,它的词条难度是300多万!……

  拥有这项技术之后,霍克岛生产的核电池,成本只有米国的四十分之一,米国造一个核电池,霍克岛能制造同样功率的四十个,而且产量也大大提升,一个月就能产500千克……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霍克岛在月球和火星等着陆探索中,可以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