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章:借钱_军阀治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支出方面就多了,军器局的工人、工匠达到两万人左右,主要在生产火枪、火炮、火药、弹药,铠甲方面。

  每个月人工费支出达到8万两,每月1万两的研究经费,一年需要支出108万两。

  每月养马的费用达到3万两,每年支出36万两,购买马匹的经费拨了50万两,一年需要支出的费用将达到100万。

  屯田方面明年估计就能自给自足,无需再话费银两,不过也得有50万两放在那作为后备资金。

  军费方面,一线部队有万人,每月军费(军饷、装备维护)大概在6万两左右,每年72万两。阵亡抚恤方面,可以用不动产折算,因此不算入财政预算。

  二线部队300万两军费。

  海军方面的预算,赵岩给海军拨了30万两,海贸方面还得拿出50万两资金当作本金。

  要想在大明混,贿赂官员是必须的,又预算了30万两出来。

  粗略的算下来,一年需要支出740万两的资金,加上卢象升所需的两万套板甲,达到770万两。

  “今年我们最少得赚到710万两银子,私盐今年要赚1000万两那是不可能,不过400万两的底线必须达标,可能会有些难度,不过事在人为。玻璃镜方面必须赚到500万两银子,这方面想要达标应该没什么难度。”赵岩定下了指标,“今年我们的主要精力,得围绕在私盐贩卖方面。”

  “公子,预算方面得谨慎,私盐可能这东西,保不准的。”赵全说道。

  “二线部队可以组建,但装备上得先慢慢来,把预算中的200万先扣着,留一个余地,这样才能保险。”刘衡想了想说道,“再则二线部队是用来对付流贼的,只要有足够的纪律,装备一般都能胜任。”

  “嗯!”赵岩同意了这个建议,先扣着200万的回旋余地,也免得资金链出现断裂,“明天给那些山东大商发请帖,向他们借银子。”

  “大人,我们的银子不是够用吗?为什么要问他们借?”赵勇在一边听着,不解的问道。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我们现在大可不必借太大,但还得一定要准时,这样多借几次我们的信用就好了,等以后真的缺银子的时候再问他们借就容易多了。”赵岩解释道。

  “哦!还是大人高明。”赵勇了然后笑道。

  ……

  赵岩四月初给朱大典送去了一封信,同时还秘密送去了两万两银子,信中主要是恭贺了一番,然后请他在江淮一带多加照顾一番。

  朱大典很快来了回信,同样也向赵岩祝贺荣升登莱总兵衔,并说颍州的屯地和济民商行方面他会照顾一二。

  赵岩和朱大典在交情,因为银子的关系,还算不错。此番朱大典就任江淮一带四府巡抚,赵岩要用到他的地方自然也就多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