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一日(1)螺旋上升的历史_死在火星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义者。”老猫淡淡地说,“又能好到哪儿去?”

  唐跃从车库中把太阳能电池板拖出来,火星流浪狗停在这里正在充电。

  上次老猫把火星流浪狗开出去搜寻切洛梅号,不慎跌入陷坑中,火星车的损伤很严重,整个车头都摔变了形,玻璃全部粉碎,现在火星流浪狗类似于一辆敞篷车,车头的驾驶舱只剩下多边形的框架,坐上去视野极好,但是四面漏风。

  每天麦冬都会和老猫讨论人文和历史,一人一猫从马其顿扯到古罗马扯到迦太基,唐跃很难插上一句话,毕竟他的历史学得太糟糕了,只能在旁边鼓掌助兴。

  有老猫在,粗略地记录历史不算是一件太难的事。

  只是笔触一旦深入,很多问题就连老猫都没法解答了,大量的历史悬案至今都未能解决,老猫不是历史学家,它只能搬运前人的研究结果。

  想难住老猫也很容易,唐跃就经常问出这种问题:

  “朱允炆究竟是不是被烧死的啊?”

  “烛影斧声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果农民不起义,满清还能入关吗?”

  老猫就噎住了。

  数十万字的稿件在老猫手中转换成数字编码,再通过空间站的天线广播出去,数字承载信息的能力远比文字要低,所以播送的时间很长。

  至于自解译系统,这是一套类似于密码本的解码方式,就像是罗塞塔石碑,接收到信息的人可以根据它把编码还原成原文,播送信息时电脑会把自解译系统并入文章内容中。当时设计自解译系统时,老猫考虑过汉语与英文,鉴于汉语的字库过于庞大,且方块字结构不一难以拆分,想实现数字与汉字的自由转换,仅靠一个简单的自解译系统难度实在太大,所以最后老猫使用的是英文字母。

  也就是说,接收到信号的智慧生物,可以把它们还原成英文。

  在地球消失之后,最后一种流传出去的语言终究还是英语。

  不过火星上硬盘里的文件倒全部都是汉语,唐跃和麦冬用汉字为人类文明书写了墓志铭。

  ·

  ·

  ·

  “麦冬小姐,你这两天能不能抽出时间来?”

  正午时,唐跃和老猫都待在昆仑站内休息,唐跃正在吃饭,照例是压缩饼干夹心糖腌番茄搭配一杯淡水,麦冬也在吃饭,她还有块面包。

  “嗯?抽时间出来?要多久?”

  “至少需要四个小时。”老猫回答,“我们需要你出舱作业,检查鹰号飞船上升级的隔热瓦。”

  老猫采纳了唐跃的建议,鹰号飞船是唯一有可能进入大气层而不解体的载具,在这个走投无路的绝境中它是唯一的希望,但是登陆器必须保证隔热瓦不出问题,所以检查登陆器上升级的腹面隔热瓦是第一步。

  而检查隔热瓦在舱内是办不到的,麦冬得进行舱外作业。

  老猫是真被逼得没办法了,报废的飞船都敢拿来用。

  “检查鹰号飞船?”麦冬一怔,旋即慢慢地点头,“出舱作业是么?可以啊,我随时都有时间,正好空间站S1电池板的扭转机构出了点小毛病,转动起来不太灵光,可以一起解决了。”

  “电池板出问题了?”唐跃嘴里含着饼干糊糊,抬起头来,有点紧张。

  “很常见的小故障而已,电脑自检过了,说是传感器断路,换根线就好了。”麦冬也在啃饼干,她咬了一口压缩饼干,然后把悬浮在面前的水珠吸入口中,“正常的线路老化,不用紧张。”

  火星联合空间站运行这么多年,大问题没有,小毛病不断,平时宇航员们修修补补,经常出舱换块材料零件什么的,也是日常任务。

  “那么你待会儿就去休息,注意保存体力。”老猫指示,“十二个小时之后我们开始行动,到时候我会把详细的行动步骤给你。”

  麦冬点头。

  “好,我明白了。”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