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瞄向珍宝船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柯克船的最大问题是由于采用搭接法建造,船只不可能造的太大,越大越脆弱,因此为了远航需要,改进船型势在必行。

  欧洲逐渐出现了一种船体短胖,有高艏楼和艉楼的船只,采用三桅或者四桅,使用缝接法建造船体,这种船只被称为卡拉克船。

  卡拉克船采用高艏楼,抗浪性能有很大提高,高艉楼则有效的扩大了船体空间,采用多桅多帆可以更有效地利用风力。

  船体采用缝接法,这也是在掌握捻缝工艺后造船工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全球总体来说都差不多。由于可以使用油灰或者沥青等之类的东西捻缝,这样的话船体就可以采用多层垂直交错,中间用铁钉联接,船壳厚度可以随船只增大变大,这样便可以保证船体增大后船壳强度不足。

  更重要的是,艏楼和艉楼可以布置大量火炮,增强了其作为战船的能力。

  但是卡拉克船由于有很高的艏楼和艉楼,导致其在航行时很容易招风,船体难以控制,艏楼和艉楼布置了大量火炮,船体也有多层火炮,重心过高,遭遇横向风时容易导致船只倾覆。

  针对这些问题,各国进行了长时间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改进的结果就是盖伦船。

  最初盖伦船要小于卡拉克船,但是没有高耸的艏楼和艉楼,取而代之的则是船身整体层数的增多,让船体看起来更加高大。

  船身特别是水下部分更加流线型,还设有修型用的船徽,有时还要包铜皮减阻。

  另外,除了船首斜墙外,只有3根桅杆,风帆的布置也进行了优化,增加了后桅杆起空气舵作用的帆,极大的提高了适航性和机动性。

  最初由于各国在改进盖伦船时各有侧重,形成了不同的外形特点,例如西班牙的盖伦船就看起来船首低矮,船喙长而薄,船尾高耸;荷兰的盖伦船则有强烈的舷缘内倾;英法两国的盖伦船则中规中矩,性能稳定。

  而先前魏广德看到的,就是西班牙特征的盖伦船,或者说所谓的马尼拉大帆船其实就是西班牙船型的盖伦船。

  虽然用后世眼光看,盖伦船也不算成功的船型,但必须承认,在这个时代,盖伦船确实是最好的船型。

  托福于影视剧,魏广德一眼还是认出了盖伦船,坚持选择这种帆船做为未来大明海军的主力船型,而没有选择被俞大猷视为新式战船的卡拉克船。

  “说说珍宝船的事儿,你那边打听到多少消息?”

  魏广德从图册上收回视线,看向俞大猷问道。

  俞大猷摇摇头,说道:“那种船都是夷人自己控制,而且搬货物上船的苦力,也多是南洋当地人,夷人不会让汉人上船去的。”

  “这样啊。”

  魏广德微微点头,随后又说道:“派人多加关注,特别是这种船出没的时间和航线。

  既然叫珍宝船,那船上装载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