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0章 返回海华_混迹工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崔学民离职,李志强被辞退,刘雄被撤职,暗流涌动的龙盛新材料,集聚已久的矛盾渐渐实质化的浮出水面。

  人心浮动,纷纷观望,大家见面调侃,第一句话变成了这种:“卧槽,你怎么还在?还没找好下家?”“怎么样?什么时候请我吃散伙饭?”

  要知道,工厂里相对闭塞,工作内容单一且固定,跟外界接触不多,所以大多数人骨子里都安于现状,尤其是中高层领导,除非硬实力强悍,一般不会离职。

  硬实力,指的是学历、学校、专业、各类含金量高的证书等等,不包含经验和能力,在中国这个社会,能力很大程度上有人脉关系的加成,经验更是一个实践出结论的东西。

  你有一级建造师证,去到任何一家公司的项目部,起步都很高,有工作经验更好,一切呈向上的态式。

  你毕业于山大化工专业,去到任何一家化工厂,都是重点培养的储备干部,嘘寒问暖,香饽饽一样的存在。

  你说你干过十年车间主任,如何如何一步一步从操作工爬起来,经验多么多么丰富,说的天花乱坠,没人会给你一个车间主任干。

  除非是新公司,除非是有人引荐。

  当然,对于一般员工来讲,没什么区别,去哪里都一样。

  去到一个新公司,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建立新的人脉关系,对任何人来讲,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所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没人愿意离职。

  到目前为止,最近半年左右,龙盛新材料已经有十几个骨干级人物陆陆续续离职,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现象。

  这是第一批走出大山的先驱者,这里面但凡有一个在新工厂站稳脚跟,混的风生水起,招呼一声,大山里面观望的众人,一串一串的尾随而去。

  这时候如果还不采取弥补措施,对龙盛来讲,血崩是早晚的事。

  可惜的是,下边已经乱成这样,蒋明启和赵阳依旧一无所知,倒不是各位高管故意隐瞒,而是即便汇报上去,两个人也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

  一方面,两人对生产系统不熟悉,不知道培养一个骨干有多困难,另一方面,在两人的强力推动下,制度化改革正在坚定而缓慢的推行中,这个过程很艰难,会有人因为不适应或者不配合而被淘汰,所以人员流失很正常。

  这个时候,任何直言相谏的人,都会被认为刻意夸大和强调困难,目的就是充当改革的绊脚石!

  这种情况下,猴精猴精的高管们没人去碰蒋总的霉头。

  从表面上看上去,龙盛这个庞然大物,依旧稳定而缓慢的恢复元气,至少蒋总是这样认为的。

  李牧只是庞然大物中的一员,他与龙盛新材料这个大熔炉脱节依旧,自然不会愚蠢到跑到蒋总面前说三道四。

  不知道是不是想多了,李牧感觉蒋总似乎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