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六十七章 人名树影_重生贾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不争气的二弟。想到这里,太后的唇边露出一丝微笑。

  文渊阁里,几位阁臣也看了贾环的折子,不过看了就放在了一边——又不是什么大事,而且太庙都祭告完了。

  不过等贾环的折子明发之后,京城里就很是有一股风了。

  割地赔款已经谈完,这属于世人的认知之外;这次贾环竟然强行拿掉闹事的准格尔王子的名分,还换回来了黄金,这也属于世人的认知之外。

  而且贾环干完之后,准格尔人仿佛也很老实,并不敢炸刺,那以后是不是都要这么干了?

  虽然有些官员还在担心葛尔图的反扑,不过大部分人的认知是,准格尔人已经不敢再怎么样了,特别是小老百姓。

  他们不管那么许多,只知道这么干很解气——这其实是正确的认知,准格尔人的政治水平并不比他们高明到哪里去,朝廷的官员一直高估了对手,他们的手段对方其实有时候看不懂,所以收效甚微。

  贾府里也知道了贾环在回京的路上了,贾政总算放了心,这次西北,没有出什么大的篓子。

  赵姨娘更是喜不自胜,现在贾政还在孝期,她作为贾政的二房太太,也要陪同守孝。但即便如此,已经有好几家勋贵托小辈递了话过来,都是夸赞探春的。

  面头没见过,有什么好夸的?赵姨娘知道,这是想同自家结亲呢。

  明面上不能说,但赵姨娘在私底下还是同贾政提了提。

  贾政也很是心动,之前贾母临终前让他把家分了,现在探春每日里也不管家了,只是看书做衣服,或者和惜春一同下棋。

  女儿也二十多了,实不能再耽搁。

  只是迎春的亲事在前面的榜样太耀眼,而且自己的三儿子和大孙子都读书有成,他也想让自己的小女儿嫁个读书人。

  但顾青锋那种存在实在是凤毛麟角,上次能被贾环抓住已经是走了大运,想再抓到一个,贾政自己都不敢想了。

  罢了,凡事哪能都如意,勋贵人家就勋贵人家吧,将来若是生了儿子,让环小子看着读书。

  至于惜春,那不用他操心,贾珍和贾蓉都说不上话了,将来肯定要贾环做主嫁人。

  算了算日程,这个儿子还要一个多月才能回来。

  这个时候,锦衣军的徐海已经在准备往交河城去了,现在和谈已经结束,准格尔的质子和公主也在往京师去的路上。

  到了哈密的时候,他远远地看了一眼,神机营离京三年,已经多了许多杀伐之气,和卫戍京师的京营,五军营相比,超出了几个档次,到底是见过血了。

  徐海招呼自己的人跨上马匹,前往交河城,随身带着的,是几车的丝绸和茶砖。

  等他到了交河城,就看到了城外的两处碑;一处是“光复交河纪念碑”,除了这几个大字之外,其余五个面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名,另一处则是黄凤阁按照贾环的意思设立的“德怨碑”,以警告来往的异族之人。

  交河城里有准格尔人设立在交河城的通关衙门——这是贾环要求的,双方在彼此的城中设立通关衙门,提前发放通关文书,以备盘查。

  拿到准格尔人发放的通关文书并不难,准格尔人不会傻到和大唐断绝贸易。

  可黄凤阁却心中有数,有些东西是不能卖给他们的,比如镰刀,锄头,甚至铁锅他都要管制。

  但像徐海准备的丝绸,茶砖就不在管控的范围之内了。

  从准格尔人的通关衙门出来之后,徐海眯了眯眼睛看了看天色,便先去休息,等到第二天再前往轮台。

  手中的文书有时间限制,一年。

  一年的时间,足够了。

  这个时候的贾环也进入了肃州,到了这里,贾环立刻就感到了不一样,仿佛金陵城就在前方,只需要走上两步就可以到达的样子。

  进入驿站之后,驿丞听说是西北的贾钦差,不由得肃然起敬,自己掏腰包给贾环添了好几个菜。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