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十章 真正的基础_财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第七百三十章真正的基础

  “.那么就该让给我们私企康,武了。”范无病在随后召开的范氏投资集团高层视频会议上如此说道。

  按照原宾的计划,范无病打算走极端化路线,也就是说舍弃中间路线,直接把企业的进攻方向放在精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争取拿下这方面的几个大项目来。

  很多人认为国内的机械加工水平不如国外,但中国的机械设备出口量并不小,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

  其实范无病对这个问题坐过调查,早在六年前,济南机床厂生产的龙门铣床就曾出口日本,并为日本的三菱重工加工大型设备的床身、止作台等,从设计角度讲,日本三菱重工的设计要求是比国内企业的设计要求高一些,但通过国内的工艺改进,完全可以做到。

  比如说紧固用螺孔的孔距公差为零点一毫米,当时在国内企业的设计与加工习惯中,还没有标注公差的概念,只是自由公差。再比如,钻完孔后,不允许移动位置,而是在原位置换下钻头,装上丝锥,立即攻丝。这就保证了螺孔周边丝扣深度的一致性。

  也正是因为日本人的这些近乎苛刻的合理要求,才使得加工完的工件完全合格。反过来看为国内企业做的加工件就完全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加工过程中,随意性很强,严重超出设计范围,到最后搞得设计人员也不知道是设计精度不够还是加工精度不够。

  所以范无病针对这个调查所的出的结论是,国内的设计水平寄于加工水平一个档次,而加工水平不够的真正原因不是加工设备达不到,也不是工人水平达不到,而是加工工人的质量意识不够。

  再来看国内的冷轧机组的水平。范无病手下的很多专家们都看过很多国内的轧机的设计图纸,普遍认为从设计角度讲,设计精度够用,国内的加工设备和工人的加工水平也完全可以做得到,但真正加工完了,到现场安装、试车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发现都是加工精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而产生的问题,有的甚至超出设计精度几个倍。

  所以范无病得出一个结论来,那就是国内的设备制造商,在向客户提供高精度设备时,都需要考虑本企业的生产过程控制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而不必花大力气去解决设计精度问题。只要加工工人严格按图纸要求去做了,只要装配工人严格按图纸要求去装了,设备的精度、可靠性就不会有大问题了。

  “其中的关键,还是人的问题。”范无病对众人说道。

  关于这个问题,范无病自己也是深有感触的,以前平原厂里面有很多技术精湛的老技师,一般人都拿不下来的活儿,他们都做得了,但是这种技术不是可推广性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