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46章 便宜的令人发指(第二更,求订阅)_这个大明太凶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王的折子以及发生在文华殿里的事情,在严令保密的情况下,没有在南京城引起丝毫风波,只是在小范围内流传着平王上了一份奏折的传言,至于奏折里说了什么,无人知晓。

  似乎,对于大明来说,这压根就没有发生过似的。压根就没有引起任何风波。

  也许这就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吧。

  进了十一月,眼瞅着快到岁末了,既然太平盛世,各地官员自然开始献出了“祥瑞”。这可是文官们自古以来就擅长的事情。

  这“祥瑞”是各种各样的,除了传统的什么“母鸡司鸣”之类的“祥瑞”外,还有人送来了重达十斤的红薯,以及亩产数百斤的玉米,这几年在官府的推行下,红薯、玉米这些异域产物正在一天天的普及,当然它们的种源并不是这个时代美洲的种源,而是朱国强从另一个时空带来的6、70年代,可以繁育留种的传统种子。

  这些良种的产量或许在21世纪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在17世纪的大明。简直就是奇迹,这些当然是“祥瑞”了,这还是皇帝他老人家亲自弄出来的“祥瑞”,这样的马屁拍起来可没有任何负担,就是说实话嘛,这可不是拍马屁啊。

  总而言之,“祥瑞”是各种各样的!

  不过即便是如此,这些“祥瑞”也都是传统的,但是也有更新鲜的,甚至是是前所未闻的,比如,皇家学会送来了一辆精美的铜制火车模型!

  看着这个与19世纪的蒸汽机车没有什么区别的家伙,朱国强盯着它,足足愣了好一会。

  “真的造出来了!”

  尽管它只是一个模型,但朱国强仍然直直的盯着它,甚至都没有眨眼睛。

  终于造出火车来了!

  尽管四年前,通过从另一个世界拿来的技术资料,辽东那边就已经实现了蒸汽机的实用化,但是在火车研究上的进展不大。

  没想到,现在它终于造了出来。

  “陛下,我们的火车已经连续运行了三个月!”

  葛世振的禀报,让朱国强惊讶道。

  “好你个葛世振,居然瞒了朕三个月!不等了,现在就去现场,朕要去看朕的火车!”

  闻言后,朱国强径直去了江北的皇家学会试验场,所谓的皇家学会,实际上就是一个研究西学以及新学的地方,而新学的基础就是朱国强从另一边带来的清末翻译的西方科学著作。

  那些著作构成了新学的基础,甚至就连蒸汽机的实用化,也是得益于书中的技术资料,还有各种机床的制造,尽管有些技术相对简陋,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大明,正在一点点的吸收着来这种跨越时空的技术。

  不过因为书中的技术并不等于详细技术,更不等于图纸,所以还需要这个时代的人们进行研究、吸收,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甚至需要重点攻关。当然也正因如此,才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