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章张府赞助的各项关键技术_汉末之风起并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荀彧不是郭安那种尸位素餐的清流,对待这么多财富不能放任其堆在府库里生锈。

  便继续投资于造福于百姓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除了扩大纺织业,改善百姓穿衣困境,荀彧将大量财富拿出来在各地兴修住宅,改善百姓的住房困境。

  可是规模化效应下,很快就形成了坊市、里乡,引来无数豪族的跟风投资。

  这导致荀彧为这些民居配套建设的市肆、仓储、工坊价格都节节攀升,被各豪族抢购一空。

  堆积如山的财富,让荀彧不得不继续扩建慈善仓,保证百姓粮食安全。

  可要知道,慈善仓本来就是对豪强的一项既打压又拉拢的政策。灾年时,各个慈善仓要无偿分粮食给百姓,而寻常年份时允许其高卖低买,所以也是有盈利的。

  最终,面对不断上涨的财富数字,荀彧决定将其投入到解决百姓出行的难题上,建设大量的驿站,船队。

  百姓出行,能够以极低的价格乘坐马车、牛车,往返于两地之间。往返渡口,也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乘船渡过。

  这项政策,无疑是一项重大投入,市政建设、公共交通,往往都是亏损的。

  但是,偏偏在荀彧这里出现了问题。

  因为此前还并未有过类似的福利,只用一文钱就能从里、亭坐到县城,百姓们纷纷坐上牛车将打到的野物皮毛,新鲜果蔬、河鲜鱼虾送往县城贩卖。

  一趟牛车往返能拉十余人,赚十几钱。

  荀彧的本意是造福于百姓,所得收入五分之四归于驿夫,丞相府只留少量钱购买牧草,同时避免腐败。毕竟多数钱都归驿夫所得,你杀牛、腐败也是损害自己的利益。

  可却不曾想,这份举动使驿夫积极性大增,竭尽全力的照顾牛、马,从而多走几趟。为了养肥牲畜,驿夫自发去野地里割嫩草给牛马喂食。

  御术精湛的驿夫,一天能驾两三头牛马,往返三四次,运气好能赚近五六十钱,运气不好也能赚二三十钱,远超种地卖粮。

  这可是羡慕坏了无数邻里乡亲,这活计没有任何体力要求,坐在牛车上挥鞭子就行,能从十七八岁干到七八十岁。

  一名五十多岁的老驿夫宋伯,本来是个跛子,一直娶不到妻,但自从丞相府怜悯其生活不易,招募其作驿夫之后,只用了半年便娶了一名二十三岁的俏寡妇。那妇人嫩的好似能捏出水来。

  有这活计,宋伯也不让这妇人下地,把地租给了别人,只收一份口粮,靠着驿夫的收入每年数千钱,一家人活得有滋有味。而且其没有体力消耗,夜里回了家便折腾到半夜。把这小妇人滋润的愈发水嫩,让无数庄稼汉看的直流口水。

  一名普通老翁都受益如此明显,整体驿站、船队的收入便可想而知。

  这项政策之所以发生偏差,公共交通产生盈利。最重要的原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