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七十三章 蜂群体系_井口战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位置。

  完全不携带弹药,但是由有人隐身战机贴身保护,通讯战机,充当舰桥作用。在数百公里外指挥无#人机集群,先试探雷达网络,然后在下达依次电子压制,击毁雷达网络的命令,最后下达攻击集群轰炸的命令。

  一个波次的攻击可以失败,失败后,有人战机优先返回,无人战机可以牺牲。返回后到达预定地点,准时和空中加油机交汇补充燃油。然后换着指挥下一波无#人机,继续来一波。

  这相对于过去战斗机用雷达搜索,然后亲自到达攻击阵位按下导弹发动进攻,就像战列舰和航母的差别。

  二战时期飞机集群携带的鱼类炸弹,终究代替了战列舰的火炮。成为了打击敌人的主要火力。

  而当智能系统大成,无人战机将代替人类驾驶的战机冲锋陷阵。这在地球二十一世纪已经开始出现苗头,只不过这把利剑在二十一世纪早期,没有一个小国有资格参拜。哪些小国只需要用无#人机无脑打击就行了。中国的无人军机买到中东,战果颇丰,那是武器科技的胜利,而不是操作武器技术的胜利。小国家远远没有发挥先进武器在信息化集成过程的战斗力。

  任迪穿越前的地球,继续往后走的历史,任迪没有走过不知道,不过可以推测,如果未来发生战争,空战的节奏会更快,火力会更猛,由于无#人机可以量产,体积小,性能好。会让战争的火力规模形成(马克沁出现的那种提升。)到时候战斗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不会再是性能无限追求最好。而是要追求性价比。能够量产的性价比。二十一世纪有人战机发动机所消耗的金属铼,注定和廉价无缘。

  德国的古斯塔夫列车炮,和小日本准备弄510毫米舰炮,在当时无一例外都是二战前无畏舰称雄时代的最高科技。大口径舰炮技术是国之重器。然而后来都没出现了,因为飞机一枚炸弹可以做到的事情,用不着浪费那么多资金。

  同样飞行员可以完成投弹的工作,因为需要维持飞行员座舱空间,维持携带大量攻击导弹的载荷,所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太大,让发动机性能必须好。飞行员价格和黄金一样贵,到前线飞一趟丢一两枚炸弹太不划算了。而且每出击一次突防一次,就有被击落的奉献。所以必须要重型战机。一次性带足够多的弹药。弹药足够,让飞行员每一次出动,性价比最高。所以发动机推力性能越大越好。

  当数架无#人机携带各种弹头可以完成这些战斗任务。是的有人战机需要一架飞机携带多种战斗弹头,无人战机只要携带一两枚弹头。打完就换其他无人战机上。就算击落了,损失的是芯片。

  那么到时候,对发动机大推力要求不会苛刻,反而会追求廉价,以及量产。能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