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五十八章 争吵_靖天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道:“还请秦兄能够去茶楼叙旧,小弟有事相谈与秦兄,不知秦兄意下如何?”

  秦南没有拒绝,虽然他不知道王少跃为什么找自己,但是他也不觉得王少跃会打他,王少跃是想和秦南商讨一下子有关大临最近风气的问题。

  王少跃到了茶楼之后和秦南说道:“我这次找秦兄就不藏着掖着了,要和秦兄好好地讨论一下有关最近的脂粉气的事情。”

  秦南说道:“这怎么了?我觉得这和咱们没什么关系吧?”

  王少跃说道:“我们讲究伦理纲常,虽然男子在社会上的地位比较高,很多女子往往需要女扮男装才能建功立业。比较著名的就是前朝那位替父从军的事情。但即使是男子占主导地位,对于那些长相秀美,爱着女装的男子也是十分包容的。可是这种东西是要有个度的,可以有人喜欢,但是不可以让这种情况成为大众的风气,这种风气绝对不是什么好的风气。”

  秦南沉思片刻,说道:“可是文化是有包容性的,不管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不反对这些的。儒家的思想,孔子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和而不同,吾日三省吾身”。这实际上是主张不同文化之间的尊重、包容和相互学习。

  道家的思想,庄子的《秋水》中,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河伯一路随大河流到大海,怅然若失,明白了海纳百川的道理。道家反对囿于自我的狭隘,主张不断地超越和学习,这也是文化包容性的体现。

  你或许可以说他是错的,但是不能够说那不是文化吧。所以我不赞同你的说法。”

  王少跃皱了皱眉头,“我不觉得这是一种好东西,因为我觉得男子就要有阳刚之气。当然阳刚之气不是粗狂,也是粗鲁。可是绝对不能够是那种柔弱。

  而且文化的包容洗不是什么都包容的,那是文化不是真正的水。水或许能够藏污纳垢,但是文化不可以的。文化是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文化是不能随便拿来的,也就是说文化在其传承融合过程,是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而在我看来,我们可以接受文化,却不能够什么都接受。而且更不能够完全接受他们的文化,文化这种东西是我们的根本……”

  然后就是王少跃的长篇大论,王少跃似乎根本不在乎秦南的看法,似乎只是想要一直说下去,而秦南似乎也没有想要阻止的想法,想要听王少跃这么继续说下去。而王少跃似乎也想要这么继续说下去。两个人的声音好像没有吵到了很多人。

  很多刚刚看完榜的士子就到了这里听着王少跃和秦南的对话,王少跃的长篇大论结束后,秦南就开始和王少跃一起辩论,但是不管怎么说,秦南都发现自己说不过王少跃,王少跃掌握的知识虽然不一定比他这个多年的老举人多上多少,但是王少跃在活学活用上是要比其他人都多上很多的,王少跃仅靠这一点就足以让秦南望尘莫及。

  只是王少跃说到一半就和秦南换了地方了,因为他们二人发现这地方围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王少跃怕在多一会的话,京兆府就该来人了,虽然赵连鹤那件事情过去了许久,但是王少跃还是不想接触京兆府的,万一有哪个家伙知道些秘辛就不好了,王少跃不敢保证没有人怀疑过自己。因为当时每个人都被查到了。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