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92章 经验总结_一路青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甚至有人向上面反应,说包飞扬贱卖国有资产,不过包飞扬将工作做得比较扎实,有理有据,而且在改制工作中,为了推动改制工作的进行,地方政府都会给予不少优惠,甚至半卖半送,相比之下,汇浔区的做法就规范多了。

  当然,争议少不了,甚至市党委会上,副书记陶然都发起了责难,最终还是唐兴邦书记和杨成林市长都表态支持,才让包飞扬度过这个关口。

  与外部收购相比,企业内部人收购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人实力不够,他们能够拿出来的资金并不多。毕竟,作为国企管理层,官面上的工资待遇并不高,如果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恐怕首先要就要接受纪检委的调查。

  为此,区里也是对管理层收购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区里出面,直接邀请一些金融机构和私募基金参与企业改制,其中包括由包飞扬控制的一些资本。

  只要项目好,管理层可以用他们在企业的股权作为抵押,从金融机构和基金中获得贷款,然后分期偿还。为了偿还债务,也为了彻底拥有企业,这些管理层在得到企业股权以后,势必会努力经营好企业。

  另外,针对内部人收购的企业,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也会引入外部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有时候是作为融资的对象,帮助内部人收购企业股权,有的则直接与内部人合作,参与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成为企业的股东。

  正是因为有这些外部力量的支持,包飞扬才能够打破汇浔区本地势力和企业内部势力对改制工作的阻挠。

  而随着外部力量的参与,一桩桩改制项目顺利推进,改制企业也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这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区里的改制方案。

  至于那些顽固派,也陆续被纪检委请去喝茶,剩下的阻力也就变得越来越少。

  包飞扬从来没有将这些有意阻挠企业改制的势力当成一回事,改革大势,是不可逆转的。

  哪怕汇浔区提出了一些更高的要求,但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即便收购股权的成本比别的地方采用的办法要更高,但还是划算的。根据包飞扬的了解,后来地方上发展得不错的企业,很多都是有国企和集体企业背景的,有的是国企、集体企业直接改制而来,还有的则是原来国企、集体企业的人离开以后创业做成的,而不少人当初创办的企业经营活动都与原来的企业有关。

  这就说明当时的国企和集体企业都是有价值的,企业本身哪怕设备破旧,产品单一,技术落后,但是在当时的国内,还处于现代化的起步阶段,机会非常多,这些企业依然能够生存发展。

  相对其他地方,作为华国经济发展的桥头堡,浦江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机会也要比其他地方更多。

  正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包飞扬的改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