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鬼头大刀_大唐键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离失所,千村寥落,万户萧条,光靠读书进学,甚至于皓首穷经,对社会能有多大益处?大丈夫逢治世则谋相,遇乱世则谋将,才是正途啊——马燧之言,深合我心。

  左右英武军除录事参军外,还各有三名参军在职,分别是:仓曹而兼骑曹、兵曹、胄曹——都属于文官系统。武官则是所谓的“四色官”:司阶、中候、司戈、执戟,按照北衙诸军定额,本该各有十六名,但目前左右英武军额不过各千人而已,根本用不上那么多将吏,故而只有司阶一、中候一、司戈二、执戟二,两军总计十二员罢了。

  这就是整个军队的指挥系统,其下长上、校尉、旅帅、队头等等,就没有资格跟着一起吃接风宴啦。

  其后,李汲花了整整三天的时间,熟悉本职工作。其实录事参军事职如其名,完全是个坐办公室的官儿,负责辅佐长史,指导诸曹事务,管理和考核档案、账目——基本上就是薛邕那票人还没正式加入陇右幕府之前,他帮忙杨炎管的那摊子事儿。

  实话说,这工作并不对李汲的胃口,好在千人之军,相关事务并不繁冗,且作为禁军主力,物资也无匮乏之虞,他每日坐衙一两个小时,就能把公事基本上办完了,可以跟窦、霍二宦或者马燧及诸参军喝水闲聊。于是等到第一次休沐之日,李汲便特意去拜访了李栖筠,拉近情谊,并且打探朝中动向——那个同名的李寡言还住在李栖筠府上,刻苦攻读。

  他具体哪年再去应试,还得等李栖筠发话。看李栖筠的意思,打算磋磨李寡言到不惑之年。

  再归衙署,处理公务,接到胄曹报上来一份文件,请求向兵部申领兵器,沙汰陈旧。李汲看了,心中微微一动,便问那送文来的小吏:“就中所求,都是军中制式兵器,则若欲求特殊之物,该走什么程序哪?”

  那小吏很精明,当即明白了李汲的用意,叉手回禀道:“参军自可添上一两样自身需用之物,说明形制、重量,只要数量不多,兵部惯例不会驳回。”

  “往日这类公文送去,与谁交接?”

  “先行文库部,由郎中或员外郎核准、批复,转卫尉寺,下武库署,由武库令或丞拨给……”

  李汲心说这程序还挺复杂嘛,我可不耐烦跑那么多地方。于是便招招手,命那小吏近前来,直接询问道:“我欲自打一件兵器,不但非军中制式,且当代……几乎无有用者,必须我亲自吩咐匠人,又该怎么做?”

  小吏回答道:“如此,则不宜经卫尉寺武库署——卫尉寺并没有自家的工匠、工坊,都是各坊制械,汇聚于寺。京中自造军械处,在军器监,下设弩坊、甲坊二署,其中弩坊署制矛槊、弓矢、排弩、刃镞等,甲坊署制甲胄、皮绳、筋角等。

  “参军要新军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