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 刘季早年趣事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巴]

  丰邑和沛县分别曾隶属于魏、楚,刘邦的青少年时代成长在魏楚交界地带,受到两国文化氛围的熏陶,刘邦既会唱楚歌,又仰慕魏国英雄信陵君魏无忌。

  刘邦有个少时玩伴卢绾,两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一起光着腚长大,是他最要好的朋友。

  两家本来就通好,少年时的刘邦和卢绾一起读书(毕竟是士族后代,这一点是发迹的基础),一起玩耍,成为铁子。

  卢绾后来一直追随刘邦,到刘邦临终时,被怀疑造反,但一直希望刘邦解除误会等着大赦,直到刘邦驾崩后,才不得不出走匈奴。此话后文再续。

  刘邦的少年和青年时代,就这样,和一帮乡中子弟一样,平凡得就像白开水一样度过。

  史上记载,成年后的刘邦长有奇相,额头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性格开朗,宽厚仁爱,平时大大咧咧,不拘小节。

  刘邦年轻的时候,仰慕魏公子信陵君无忌的德行,时常对伙伴讲述信陵君的事迹。

  后来,刘邦有能力西行至魏国各地时,信陵君已故去多年。

  曾是信陵君门客的张耳,在当地效仿信陵君招纳门客。

  于是,刘邦多次到外黄随同张耳游历,往来做客数月,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秦始皇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灭魏之后,张耳成为秦廷通缉犯,门客皆散去。三十一岁的刘邦也只好回到家乡。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派大将军王翦攻灭楚国,在楚国的沛地设立泗水郡,郡治即为沛县。

  这时,刘邦已经三十三岁了,三十六岁的秦始皇坐在咸阳宫内统一天下的时候,刘邦还没工作,到处闲逛。

  总没有工作也不是办法,好在刘邦识文断字,也会写个文案啥的,正赶上秦帝国为了加强治理,在当地张榜,招聘公务员。

  就像现在的大学生考村官的程序一样,刘邦也去应聘。

  经过几轮考核,刘邦又托关系、走后门(这对于刘邦来说,不是问题),终于,通过考核成为秦统治体系下的一名官吏,做了泗水的亭长(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

  刘邦几经努力,终于成为始皇治下,小的不能再小的一级行政职员,相当于现在的村治保主任,负责兵役徭役、接待官吏、押捕刑徒、护送物资、传递文件等工作,等于间接给秦始皇打工。

  刘邦在这个亭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八年。

  在这个泗水亭长的小职位上,任何人都难以有什么作为,何况对仕途也没什么大指望的刘邦。

  于是,当上了亭长之后,刘邦利用公务员的身份广交当地权贵和江湖豪杰,混迹于丰沛小邑市井之间,乐得一个逍遥快活。

  时间一长,因工作往来频繁,刘邦和沛县的官吏们混得很熟,在当地也小有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