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卷楚汉 第330章分封到底是项羽的…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巴]

  项羽打算自己称王,如果按照怀王熊心的“如约”说法,项羽就没有办法称王。

  但此时,项羽作为反秦大军的领导者,已经成为诸侯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人物,他有资格出面安排战后天下政治格局,并籍此为自己和各位义军将领们,谋取各自的利益。

  所以,他必须主持大局,先封了这些诸侯和领军将领们后,再利用优势地位自己称王。

  实际上,现在有个最好的机会摆在项羽面前,那就是像秦始皇一样称帝。

  但项羽没有这个志向,更没有始皇的能力和眼光。

  在项羽看来,现在的十八路诸侯之所以入关,秦之所以仅历二世而亡,实在是因为称帝惹的祸。

  始皇的称帝,等于向八百年来诸侯的统治秩序宣战,等于一个人挑战了有周以来的分封体系,是导致继大泽乡后,诸侯贵族纷纷起而响应造反的主要原因。

  基于这样的深刻认识,让不喜欢读书,平素崇尚武力解决问题,身边多是范增这类“立楚王之后”的短见谋士,又没有对华夏大一统益处深刻认识的项羽,让他继承始皇的衣钵,实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至于后来,很多学者和历史学家,总以始皇的角度和身份,看待此时项羽在分封主导权上的作用,责怪其分封不公,实在是太抬高项羽,高估项羽对天下的实际控制权了。分封之后的事实也的确如此。

  此时的项羽,充其量是诸侯联盟会议的召集者、协调者。再进一步,也仅是个在大家争论不休时,瞪起眼睛来,说上一句看似中肯的“公道话”,进行居高临下的裁断,而别人又忌惮他手里的军事实力,不敢当面违背,暂时屈从,这样一个强势组织者罢了。

  分封之后的诸侯们,借口项羽分封不公而互相征伐,从这个层面或者实事求是的角度讲,实在是对项羽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试想,如果你觉得分封不公,为什么你不在会上跳起来,拔出宝剑说:“这样不公平,老子不干。”

  因为他们心里清楚,那样的话,恐怕他连那块小蛋糕都不可能得到,因为手里没有兵,或者手里的兵太少,惮于强大的会议组织者的实力,不敢反抗。

  这情景又有点类似后世的电影《教父》里面的黑、帮会议,组织者必须是各个道上都给面子,而且实力足够强大,镇得住场子的资深黑、老大,通过这么一个勾心斗角的会议,在不断的矛盾权衡中,寻求看似公平的解决问题之道。正所谓的“盗亦有道”。

  而一旦到了封地,这些本来就不是“省油灯”的诸侯们,自然会露出贪婪的本性,重蹈前世诸侯军阀混战的覆辙,为了一块地盘,与邻居诸侯国们,大打出手,互相征伐,宛如又回到春秋战国连年兵戈的时代。

  当然,为了显得自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