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1章 兵役_汉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巴]

  话分两头,各表一章。

  在得到了石县丞的授意后,第二日,丞史就来找县廷尉,查询近期的兵役征**况。

  经过丞史的一番暗中操作,陈平接到通知,经过博籍抽签,他已被抽中下批服兵役名单,一个月后,他将编入“更卒”,到附近的边关进行守卫。

  按照魏国的法令,各郡县都实行博籍制度。也就是,凡是17岁以上年龄的男子,必须向官府登记,称为“博”。博籍后,随时要等待官府征调入伍的通知。

  选择征调对象,很多县乡,都采取“抓阄”或“抽签”的古老方式,而往往负责操作的官吏们,就可以根据收到的钱财多少,或者自己的好恶,进行暗箱操作。

  按照规定,魏国的每个丁男除每年一个月的“更卒之役”外,还要服“正卒之役”与“屯戍之役”各一年。

  所谓的“更卒之役”,就是在附近的郡县或边关进行守卫,每年需服满一个月。

  而“正卒之役”与“屯戍之役”,是指入选武卒,编入国家的正规军,参与到正规作战或者守卫边境。

  说起武卒制度,在战国初期,可是大名鼎鼎。那是魏国战神吴起,一手打造的第一支专业化强兵制度。同吴起一样,早期的魏国“武卒”,在诸侯国中,是神一样的存在。

  凭借吴起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指挥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武卒”重装步兵,同各国诸侯军队大战七十六次,大获全胜六十四次,剩余十二次打成平手,竟然无一败绩。

  这些诸侯军队,除了步兵、骑兵外,更有战车等重装装备。而吴起的“武卒”却是清一色的步兵,且人数不多,常年保持在五万左右。常常是对抗十万、二十万甚至更多的诸侯军队。

  在这样兵力悬殊,以步兵战车骑,而且每战必胜的战例,纵观世界战史,恐怕也找不出第二人。

  据史记载,要想成为魏“武卒”的一员,要达到以下标准:穿上三层铠甲和铁盔,能拉开十二石的重弓(注1),再背上五十支箭,扛着长戈或铁戟,腰带利剑,携带3天的作战口粮,半天徒步一百多里。

  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军体十项全能,世界级运动员。

  可以说,能进入魏武卒的,都是极为精锐的战士,在基础素质上,已经领先别的部队一大截。

  而成为魏武卒,不仅意味着可以代表国家作战,更意味着家人可以解除奴隶身份、免除劳役,另外还可以分100亩的土地。何况魏武卒还可以靠战功,获得更多的利益,甚至可以晋升爵位。

  但到了后期,一来是继任的魏国国君,没有了魏文侯的雄才大略,二来日益缩小的国土面积,使魏国在经济上,难以支撑武卒庞大的土地、徭役、战功、军备等福利体系。

  武卒失去了土地的诱惑,没有了精良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