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80章 无限大的兆亿分之一,还是无限大_复活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恒星系,还不只一个。这些恒星系的体积并不大,但形状规整,且已经有了完整的运行规律。可按照原有的宇宙大爆炸理论,当时的宇宙中根本不可能存在成形的恒星系,依然应该是奇点大爆炸释放出来的高温高能粒子组成的白茫茫的一片“云”才对。

  可事实胜于雄辩,在这发现被证实后,立刻便有新的观念被抛出来。

  很多人认为,宇宙大爆炸并没有发生,可观测宇宙里也并不曾存在过所谓的奇点。

  宇宙的起源很可能是一片相对致密的星系。

  任重则靠着个人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再做了新的延伸。他认为可观测宇宙就像是大海中的一个可以通过吞吐海水来呼吸的水母。

  水母在吸水时,身躯则规律膨胀。每次吐水时,则收缩。其膨胀与收缩都有一个界限。膨胀的上限并不是冷寂,收缩的下限也并不是奇点。它只是在不断地重复着这个过程,恰似轮回。

  至于这水母在吸水时究竟吸的是什么,任重也找到了答案,正是暗能量。

  宇宙中的暗能量一直在增加,占据的质量比也越来越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科学家都一直认为暗能量乃是由星球与黑洞等实体物质转化而来。但这观念对也不对。宇宙中的暗能量,还有外来者。这些外来的暗能量像水母体内的水一样,填充了原本是虚无的空间,让星系等实体物质之间的相互距离被拉远。

  除此之外,就像是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当诸如三磷酸腺苷、糖类、脂肪等等一切供能物质与氧发生反应,进行燃烧时,几乎都会生成水一样,宇宙内部的一切反应的终点,也是暗能量。

  至于宇宙中的恒星系,则可以理解为水母体内的细胞。

  行星系与各种星体,则是细胞内部的化学物质微粒,乃至于原子、原子核、电子等等物事。

  生物也一样。

  人类眼中的可观测宇宙的所谓膨胀与收缩、诞生与寂灭,根本就只是水母的一次呼吸。两者的时间维度完全不同,没有相提并论的价值。

  如果生物与文明能找到办法延长自己存在的时间,不至于像微观世界里的某些粒子一样,在飞行一段相对漫长的距离后自行湮灭,那么生物与文明在理论上可以完成跨越细胞,也就是穿越恒星系的旅行。

  如果生物与文明再进化一些,得到更多手段,维持更长时间,那么甚至可以跳出水母的躯体,进入到由无尽的海水组成的大海之中,再找到另一个水母的躯体进驻进去。哲罗就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从另一个宇宙来到了人类的可观测宇宙。

  可如果生物还想再更进一步,甚至离开大海,去到天空与陆地之上,再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大海之外的所有物质的存在,掌握更多的知识,那么必将必须面对完全不同的规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