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7章 圣人门徒_德云:从大师兄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醒木一响,黄金万两。

  没有黄金万两,那就不响。

  传统行当当中,说书先生的地位最高。

  即便时代发展到现在,依然会有师父告诫徒弟:“少跟那帮臭说相声的来往,没来由的跌份儿!”

  这是评书门艺人,打骨子透出来的骄傲。

  当然,从历史渊源上讲,人家有这个资本。

  举一例子。

  相声门最著名的八段单口活,合称《八大棍儿》,代代相声艺人使了几十上百年。

  其实,这便是人家评书门赏下的饭。

  不许说开头,不许添结尾,就这么没头没尾的拿去使活。

  上无枝叶展开,下无根须垫底,剩下中间这段,可不就是“棍儿”么?

  要是发现谁敢坏了规矩,你们连棍儿都没得使。

  两门地位差距,由此可知一二。

  评书门的骄傲,可不止这些。

  他们其实从来不以艺人自居,而是以“圣人门徒”走江湖。

  圣人是谁?

  孔子。

  万世文臣祖,百世帝王师。

  文臣、帝王们认不认同不重要,反正自己抓着了尾巴,搭上了边。

  旧社会里,名气大,脾气又不好的说书先生,那架子可真大到没边儿。

  他自己的书场里,什么打扫卫生、归置桌椅、劈柴生火架炉子等等各种杂事。

  谁来干?

  听众。

  伺候不好,先生不满意了。

  嘿,他不开书,反正书在先生脑子里装着,他又不急。

  他不急,可听众心里急呀。

  后面的剧情不想听了吗?

  昨天留的扣子不想解了吗?

  那汉子刚刚爬进潘寡妇的门,灯才息下,然后呢,然后怎么样了?

  于是乎,先生说啥是啥。

  他说茶杯里放几片茶叶,大家指定数清楚了再放,包他满意。

  中场的打钱,同样如此。

  什么纲口都不用。

  说到精彩处,他只需要停下话头,端起茶壶,谁也不看,悠悠的喝茶。

  高潮上被停活儿的听众,心里这个急呀,这个痒哟。

  赶紧乖乖地将钱放进,提前备好的箩筐、木盘里。

  台上高坐的先生,拿眼睛一扫,里面的钱不够,他便继续悠悠的喝茶。

  一回两回扔钱,直到数量满意了,先生才会放下茶壶。

  “年纪大了,老走神。”

  “这日头太大了,犯困。”

  “昨晚打雷,没歇好。”

  最后加上一句“对不住了各位”,这便继续使活。

  听众哪里敢计较先生扯得什么屁话,还得拱手赔笑,半点不敢催促。

  当然,能把谱摆到这份上的,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能耐。

  使的活,留的扣得足够抓人。

  不然,活没有,还摆谱,听众指定拿草鞋底子招呼。

  这种艺人,在评书门也只算少数。

  可就这,已然让其他行当的艺人,羡慕得口水直流。

  下九流的行当,能耍出爷的威风,不服都不行。

  只是,别看说书先生们,听众捧,收入高,但所有的书场,却是园子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