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03章 抢了人家的饭碗_刑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终于等到宋神宗开口了。声音低缓带了一点促狭:“怎么样?有什么感触?”

  卓然当然知道这个问题是针对他刚刚去天牢探望的苏轼。

  立刻欠了欠身,说道:“苏大人的身体还不错,精神差点。看来思想压力很大,甚至想上吊自杀。微臣宽慰了他几句。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宋神宗这句话原本问的很有技巧,他想卓然对自己的做法发表看法,不管是好的坏的。

  卓然却装作听不懂,而是说到了对苏轼身体和精神情况的客观陈述。甚至还提到了一个让宋神宗有些意外的答案,苏轼想自杀这一点,下面的人并没有向他禀报。包括路过太湖的时候,苏轼准备跳河这件事。

  他并不知道整个提审过程,也就是说苏轼被押解到了京城,过程中就没见过他。别人也没告诉他苏轼现在的状态。或许除了押解他的人以及监牢的囚犯之外,没有人掌握这个消息。也没有人主动把这个消息禀报给宋神宗。

  苏轼所说的第二次上吊,是他心中的想法,还没有付诸实施。即便是天牢中的人,也没有发现过。不然一定会禀报的。

  宋神宗皱了皱眉,说道:“这个大胡子干嘛呢,这么点破事就让他准备轻生了,他读了这么多书,读到哪去了,忍辱负重也不会啊。”

  卓然瞅眼瞧了瞧宋神宗,发现他语调轻松,带着一丝调侃。卓然当然不会因为宋神宗说这番话就认为他实际上对这件事根本没在意。卓然当然知道,对于一个最高领袖,对于自己的极力主张的政策被自己非常看好的一个手下无端抨击所感到的失望和震怒,是远非想象的。

  对于还算得上仁之仁义的宋神宗来说,能够因为苏轼的诗词而掀起文字狱,将他打入天牢,甚至要定死罪。就足以表明他是真的动怒了。当然,他很夸张的表达了自己的诺言,以达到敲山震虎的效果。

  而现在故意在他面前表现出很轻松,是不是想通过卓然传达一种信息?自己不打算杀掉他,所以他没必要这么寻死觅活的。

  卓然便立刻笑了笑。自己已经了解了宋神宗的意图,说道:“是呀!官家对苏大人还是很寄予厚望的,是他让官家失望。只是他不知道,又或者因为他是大文豪,所以往往忽视了一些细节。他如果听到了官家的这番话,也许就不至于思想负担那么大了。”

  宋神宗点了点头。对卓然说道:“你对苏轼的这些诗词,我说的是找到的这些诗词有没有什么想法?”

  苏轼的诗作很多,流传下来的并不太多。一大半都在这次文字狱中被烧毁了,这是甚为可惜的。当然,被搜罗到的那些诗作在当时已经流传开了。

  卓然如此喜爱苏轼,又怎么会忽视他的大作而不去看呢?所以这些诗作他早就烂熟于胸。虽然他没有刻意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