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二章 首批录音机_时光复盘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闻天才放心了一些,如果把腾龙的录音机跟岛国录音机放在一起的话,朱闻天觉得同等价格之下大多数人会选择腾龙产品。

  因为腾龙的录音机外型是专门设计过的,借鉴了现实世界很成熟的一些元素,尺寸上就要大出不少来,42厘米的长度比岛国铅笔盒要大气多了。

  而且是双蜂窝状扬声器设计,相对于铅笔盒单薄的多孔扬声器而言,怎么看怎么大方,至少更加符合华夏人的审美吧。

  如此对比之下,朱闻天完全放心了下来,毕竟是第一代产品,能够做出来,并且质量稳定的情况下,市场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有多少货了?”

  朱闻天压抑住内心的兴奋,向李富纶问道。

  “嗯,七八十台罢了,主要是工人数量不足而且操作不娴熟,基本上都在摸索阶段,需要余德光等参与设计技术人员亲自示范,工人们掌握速度也不快......”

  李富纶显然觉得当前的生产速度有点儿不理想,不过也没有着急,说实话他跟朱闻天的感触差不多,能够及时做出合格的产品已经很不容易了。

  朱闻天在录音机厂这边一呆就是一上午时间,了解了这些天来生产线搭建的始末,并且一直参与着第5条生产线的搭建。

  正如李富纶所说的那样,余德光和妮娜夫妇在整个录音机生产线搭建之中是起到了核心作用的,第5条生产线搭建中这对老两口都是靠前指挥的。

  由此,朱闻天深感那天将这老两口给收拢过来是一个多么正确的选择!如果不是这种机缘巧合,说不定电风扇生产线和录音机生产线配置和架设不会有现在这样的进度。

  录音机厂距离全面投产也已经不远,朱闻天沉浸在欣喜的情绪之中,直到快中午的时候才想起来去过问一下其他事情。

  第二件事情自然是电风扇那边的情况,朱闻天打电话过去时,是王娟接的,她第一时间向朱闻天报了一下上次订货的数量。

  而王娟报出来的数字超乎了朱闻天的预期,总计竟然接近10万台!以当前电风扇厂日产量不足600台的产能,满足这些订单就需要160多天时间了。

  一下五个多月时间不用担心出货问题,而五个月时间之后就已经是来年的春末夏初,这让朱闻天长舒一口气的同时,更多的是惊讶。

  左右思量之下,朱闻天似乎弄懂了一些,应该还是市场的问题,当前华夏国内整个就是个饥饿市场,就算腾龙错过季节的电风扇就像是冷饭,饿汉子也能吃得下。

  朱闻天曾经一度为1982年的时间安排而觉得有些失败,以至于最终错过了电风扇上市季节,同时录音机生产线上马也不够快。

  不过就在此时——朱闻天在1982年登陆的倒数第二天,这两件事情竟然都取得了阶段性进展,这让朱闻天顿时觉得整个人都上下舒爽了。

  或者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再回过头来看,朱闻天应该会觉得1982年他不曾停下脚步。

  而且无论是电风扇生产线,还是录音机生产线,并不再是简单地引进,而是对生产线进行重新配置和整合,这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起步。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