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 军衔制度与軍官学校_带着军火库到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章军衔制度与軍官学校

  其次,在教导团之外新成立骑兵营一个,五百二十人,装备三八式骑枪。辎重运输大队一个,装备卡车三十辆,一百人。炮兵营一个六百三十四人,装备六门七十五毫米山炮,六门七十五毫米野炮。暂设铁甲战车排一个,五十人。

  新成立的骑兵营、炮兵营,分别从原教导团士兵之中拣选合适的士兵充任,仍旧由教导团直辖。

  这样一来,教导团人数将达到四千余人。

  除去这次战损之外,教导团士兵也出现了缺口。从工兵营之中拣选一部分士兵补充进教导团之后,秦牧也开始下令进行二期招兵。

  这一次招兵,秦牧也将要求提高了一部分。招兵原则,从原来的挖战壕,改成了负重长跑,围绕扬州城一圈,达到时间合格。

  另外,针对这一次扬州之战,俘虏的士兵多达一万余人,秦牧也直接命令这部分俘虏剃寸头,然后按照步兵营的编制,进行整编,编成建设兵团。

  不过这部分俘虏,却没有发放枪械,而是集合队伍,带到了位于扬州城南五十里外的长江边。

  这一带,是长江滩涂地带,比较荒凉。

  不过秦牧却没打算继续让这些地方荒凉下去,他吩咐建设兵团在滩涂边缘位置,修建一道长堤。然后,在滩涂内挖掘沟渠,进行土地整治。

  若是这一项工作做好的话,无疑将会为教导团增加一个粮食基地。而且,还能够锻炼建设兵团俘虏的意志,让这些战犯进行劳动改造。

  等到这些俘虏改造好了之后,说不定还能够为教导团源源不断地增加兵源,一举两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诸多事情安排下去之后,秦牧再次请求自己的岳父淮扬总督卫胤文,以淮扬总督的名义下令,召集扬州城内的裁缝、浆染工人。

  随后,秦牧从日本鬼子军火库中取出成匹的棉布布料,浆染成靛青色。同时命令裁缝,根据秦牧画出来的军装草图,开始制作。

  教导团的军装,秦牧是结合了后世二战德军軍服样式和A的軍服,加以修改,制作而成。

  原本秦牧打算弄一点迷彩布,制作迷彩服。

  不过在日本鬼子的军火库中,迷彩布没有。而且自己制作的话,耗时又耗力,所以也将就一下了。

  与此同时,经过一次实战检验之后,秦牧也准备对教导团全体士兵实行士兵等级制度,纳入军衔制度,以士兵等级和军衔,来确定军饷。

  实行军衔制,有着很多好处。軍队本身就是等级森严的地方,讲究服从命令听指挥。而军衔制度的实行,将会在軍队之中确立军官、士官、士兵的等级。这样对于下级无条件服从上级和服从命令听指挥的贯彻实施,有着很大的保证。

  另外,在战场上,也能够保证軍队上级将领阵亡的情况下,能够快速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