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3章 不期而至的3G时代_我的人生重置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3章不期而至的3G时代

  “胡总,看到这批光刻设备,我才算是真正的松了一口气。我就怕这个过程中又出什么幺蛾子,对方延迟发货或者停发,那我们的损失可就大了。”

  这天晚上,胡杨、孟如松还有陈嘉霖在一起吃饭。孟如松谈起高端光刻设备,差点没掉眼泪。

  如今的芯通国际,在制程工艺上已经不逊于台电,大概领先S星、英特公司半年左右。

  但这个优势很微弱,晶圆制造的竞争正如逆水行舟,稍微有点闪失,不仅优势不存搞不好就会落后。

  而这里面最大的变数,就是这个光刻机。

  “孟总,不是我想打击你,这批货虽然按时到了,并不代表以后就不会出现问题。45nm之后还有40nm、28nm等等,万一光刻设备真的出问题,你怎么办?”

  华芯的姜力行前些天告诉胡杨,一直在搜集所谓“证据”的那些人,已经被处理。但是,对方似乎并没有死心,他们还在通过其他渠道在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

  华芯目前已经暂时停止了和芯通国际的一切合作,正在与意法半导体进行艰苦的谈判。

  胡杨很清楚,即便是没有证据,芯通国际的高端光刻设备,也不见得就能一直按时供货。

  “胡总,我们延续了最新的思路,提出了一个设想。那就是利用现有的45nm设备,在工艺上进行辅助改造,理论上能做到10nm制程这个极限。

  当然,想要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还有很多难关。但我坚信这个思路是正确的,所以技术突破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胡杨交给孟如松的那个小本本,仿佛是推开了一扇大门。大门里面的奇思妙想虽然不能直接变成生产力,但对于孟如松团队的研发工作,却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目前,包括台电在内的国际巨头,尚未掌握这些先进的技术理念。因此,孟如松团队等于是第一次站在了行业的最顶端。

  胡杨大喜,如果孟如松团队真能够解决这个难题,那么未来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芯通国际都不必再为光刻机发愁。

  不过他随即想到了一了问题:“孟总,你不能等技术突破了才行动。我的意见,你现在就抓紧时间再订购一批45nm光刻机,免得到时候设备不够用。”

  孟如松一听,胡杨的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就点点头道:“还是胡总考虑的周详,我这两天就办这件事情。”

  陈嘉霖也是搞制造业的,他能听明白孟如松所说的技术突破有多牛。

  “胡总,孟总,我敬二位一杯。说实话,孟总真不愧是业界的大咖,你们的设想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绝对是晶圆制造领域的一次技术飞跃!”

  胡杨和孟如松相视一笑,他们对于这个构想都充满了期待。

  三人一起干了一杯,孟如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