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第 47 章_太子妃每天想和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晏笑着在她身旁坐下:“你消息倒是灵通,我前脚才刚回来,你就知道我去了招提寺。说吧,我错过了什么?”

  “京中已经传开了,”姜云瑶道,“赵家五娘遭歹人绑架,被困招提寺,燕国公亲自上山搭救。你与赵五娘关系颇好,阿兄又断然不会与你分开,所以我料想你们应当也去了。”

  赵晏点点头:“我和殿下推测是临川王府的手笔。他们动作还挺快。”

  半天之内传得满城风雨,届时人尽皆知,寻找始作俑者无异于大海捞针。

  若非三叔事先发觉临川王在剑南道的密谋,仅凭有人暗访了缘、打听青奚旧事,她和姜云琛也无法联想到临川王。

  正所谓“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三叔这步棋走得虽险,收获却难以估量。如若真能顺藤摸瓜识破临川王的阴谋诡计,燕国公府定可再添一道功勋。

  这便是她自认问心无愧的原因。她一直觉得,清平盛世之下,皇室压根无需通过联姻来笼络臣子,今上雄才大略,即位后选贤任能,纵然不纳妃嫔,朝中事务仍打理得井井有条。

  祖父与父亲叔伯的能力与忠诚才是燕国公府长盛不衰的保障,到下—代,如果弟弟和堂兄弟们扶不上墙,就算她做了太子妃、乃至皇后,也无法以权谋私,让他们德不配位地享受荣耀。

  父亲不会不懂这—点,他所希望的,其实是她能尽早生下皇长孙。

  太子妃、皇后的本事有限,但如果未来的天子流着赵家的血,情况将大不相同。

  赵家—跃成为皇亲国戚,即使子孙后代无力飞黄腾达,也至少能够保证衣食无忧、太平安稳。

  就像高皇帝那些庶出的子女一样,虽庸庸碌碌,却依旧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可惜她这个太子妃有名无实,比起生皇孙,她宁愿去军中历练,多给燕国公府挣几分功业。

  百年之后,大周第—位女将军赵晏,名号必定远胜于什么“太子妃赵氏”。

  “临川王?”姜云瑶略显惊讶的声音响起,旋即没好气道,“这老东西,真是阴魂不散。”

  赵晏扑哧一笑。她提起临川王时的神情和语气,简直与姜云琛如出一辙。

  姜云瑶明白过来:“莫非是临川王的人在招提寺行迹鬼祟,不慎被赵五娘撞破?”

  见赵晏默认,她切回正题:“那你和阿兄想必已经知晓,招提寺有位法号叫做了缘的僧人,出家前曾是青奚太子、末代国君唯一的血脉,论辈分,我阿爹还要称他—声表兄。”

  “但我们没有见到他。”赵晏惋惜道,“他拒绝了临川王府的威逼利诱,未曾对他们吐露只言片语,然后便带着弟子外出云游,不知何日方归。”

  姜云瑶闻言,也失望地叹了口气:“我在翻书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