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13章 新的十年计划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后世很多关于教育的演讲之中,学者总是会在各方面,批评国家的教育体制,说什么教给孩子们不必要的知识太多,让他们丧失灵性,孩子们的负担太大,应该让他们更多的去玩耍之类的。

  孙享福觉得说的有一定道理,至少,他认为,教育体制里面,应该要把必须要学习的知识,和非必须要学的知识,划定出来。

  什么是必须要学的知识?

  比如一定的农业知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知识,是解决吃饭这种人类生存根本问题的知识,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最基础的农业知识都没有一点,那就是一种悲哀。

  当然,后世的科技文明,已经进步到了非一般的高度,即便是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所教育出来的学生们,毕业之后根本不知道种田是怎么回事,也可以依靠大量进口粮食,来解决吃饭的问题,只要不发生战争,日子基本能够过的去。

  但是要是发生了战争,当外部的粮食进口不过来,内部的工业产出无法向外销的时候,会是个什么景象,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对比于后世,这个时代的教育体制,那就更操蛋了。

  一天八节语文课,抱着四书五经寒窗苦读十年,甚至一辈子,通过这样的教育,国家能收获到的是些什么东西?

  大多数都是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五谷不分,只知道靠一张嘴巴,剥削别人的废材而已。

  如果人人都专注生产力的提升,大家都吃的饱,穿的暖,社会上根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

  所以,孙享福想要推行的教育体制,是一个能够培养下一代动手能力,各种基本生存技能的体制,而不是培养出一帮只会考试,去到社会上之后,还要再用好多年从头学习做事的书生。

  这个烤红薯,李世民吃的很香,七八岁的皇子皇女们,能够自己种出红薯来了,这是一件非常值得他欣慰的事情。

  所以,他取消了原本出去逛的想法,细细的问起了这些孩子们的学习情况,一个下午下来,收获真不少。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孩子们会的东西好多,与在长安的时候,皇家族学的老师反反复复就是那几句经义,让他们抄来背去,完全不同,这还只是他们在九垸县学上了半年学而已。

  晚饭李世民是和长孙皇后单独吃的,菜式里面就有李丽质从学校提回来的苋菜,一边吃着菜,李世民一边跟长孙皇后聊起了内侍监改制的事情,基本框架算是敲定下来了,具体细则,还得慢慢研究讨论,最后实施。

  “朕意,明年继续将孩子们留在九垸县上学,观音婢以为如何?”

  长孙皇后答道,“此地的孩童们,都有一种独特的灵性,确实更加适合他们就学读书,不过,陛下,山南道的子民,是您的子民,关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