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6章 高原进入发展轨道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万事开头难,在那曲这边开了个好头之后,往下走,一路就更加顺畅了,因为,大唐在这里的一系列政策,早就已经被他们快马传遍四方。

  对于这种只谈给你什么好处,却不要求你贡献什么的统治者,傻子才会反对。

  他们却不知道,成为大唐的一部分之后,他们富了,也就等于是大唐富了,他们有钱了,就会想着消费,消费,就会带动商贸,商贸,就会给朝廷创造税收,朝廷自从停止了中原地区百姓的税收之后,反而变的越来越富有,就是这个道理。

  已经处于掌握了工商业,解放了为工商业提供基础支撑的农牧业的大唐,根本无需把税收点放在他们这些穷苦人身上。

  孙享福这一路的任务就是,派礼物,搞文艺演出,设立官府衙门,设立汉文化教学机构,留一部分驻军于当地管理一下治安,协助主官,组织耕种,放牧,生产等。

  另外,他给每个县,都留了足够多的清洁用品,如肥皂,毛巾,之类的,还有一名医官。

  在烧水不用柴火了之后,大多数吐蕃人还是很愿意洗一下澡的,一年洗不到几次澡,甚至一生才洗三次澡的习惯,让这一地区普通平民的妇科病极其严重,生育交配权,大多掌握在部落首领身上,这也是人口发展缓慢,普通百姓,只能听从部落首领和头人的支配的原因之一。

  不过,这些东西不是不限量白送的,想要得到像肥皂毛巾这样看上去价值不菲的东西,以及各种坚果,罐头,饼干,糕点这类的零食,很简单,那就是学汉语,写汉字,完成官府设立的任务指标。

  李承乾的新式教育制度向全国推进之后,大唐所有的小孩都需要上学,成年人,也会有扫盲班去扫盲,到现在,已经卓有成效。

  全民识字率差不多达到了三成,能书写的人,也达到了两成以上,这是因为目前大唐的人口结构是孩子多,而这些孩子,大多都已经上了学的原因。

  而这种全面教育推进下去之后,最多再过十年,当现在学校里这批孩子们走上社会,开始当家做主的时候,整个大唐社会的识字,书写率,至少能达到六七成,这还是因为游牧民族,海外土著等,文化教育很难推进的原因。

  当然,这个东西,只要朝廷在不断的推动,两代人以后,就基本能够做到八九成以上的人能够识字,那个时候,基本上就算是文化教育普及全民了。

  吐蕃之地向大唐商贾开放了三年多的商路,效果还是有的,不仅体现在商业利益上面,对汉文化的传播,也起到了一些作用。

  各个部落的首领,要跟大唐的商贾做交易,就必须懂得一定的汉语,所以,只要是几千人以上的部落,多少有一些会简单汉语的人。

  然之后,他们为了拿到这些可以清洁,擦洗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