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5章 众星迷城_儒道至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人可以分门别类,甚至可以根据他们的身份地位或财富来区分,但是,他们对人族的贡献,无法用金钱或世俗衡量。

  从第九寒城到冰帝宫,平步青云不用一个时辰便能到,但人族大队要抵达那里,则需要近二十天。

  在临行前,大儒孔英海消耗圣页为他们加持了壮行诗,让他们的身体素质大增,几乎比得上妖民,这是他们可以快速行军且不会被冻死的基本保障。

  这位孔英海大儒的壮行诗《常武》,已经修炼到强大的三境,在这场迁徙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运看向孔英海,干瘦的黑面小老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这位小老头从学会进士壮行诗《常武》开始,每天临睡前,都会不断书写壮行诗《常武》,直到才气只剩十分之一。

  有人是不言大儒,有人是舌剑大儒,而孔英海则是专修壮行诗的大儒,他们放弃了个人的追求,舍弃其他保命的战诗词或能杀敌立功的战诗词,专精壮行诗。

  一旦壮行诗达到四境,配以大儒的天地正气,则会有极为强大的变化。

  获得四境《常武》加持后,新兵和与妖兵抗衡,而老兵可以单独杀掉普通妖将。

  专修壮行诗的大儒和两界山的灰袍们一样,在军中最受士兵尊敬。

  在许多士兵眼中,他们比半圣更好。

  时间一天天过去,方运一直与人族大部队前行,除了履行职责,大多数时间都坐在平步青云上,读书修习,写经义,修史书,撰策论,苦读不辍,没有因为在行军途中而有所懈怠。

  十寒古地的人族对方运的了解远不如圣元大陆人,大都流于表面,一开始他们看到方运如此刻苦没觉得什么,但在三天后,五天后,十天后,方运每一天都如此,他们慢慢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抽时间学习,走路不能停,就低声背诵众圣经典或诗词:行军不能随便使用攻击性战诗词,他们就不断练习唤兵类或防护类战诗词。

  全军都慢慢地开始学习起来。

  十寒古地的大儒与大学士亲眼看着队伍的变化,都为之感慨,偶尔闲谈说起此事,必然不吝称赞,这才是真正的人族领袖。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几乎达到儒家读书人在教化方面的最高境界,仅次于孔圣的有教无类。

  在行军途中无人例外,每个读书人都有一定的职责,即便大儒也会轮流守夜,大学士负责军备、安民、舆情等等各项事务。

  这种时候,任何一个小问题,都可能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营啸都只是轻的。

  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条死亡之路,最终能回返的人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当人陷入绝望,往往会挣脱道德或礼法的枷锁,最原始的兽性成为住在,情感占据上风,理智起不到任何作用。

  更何况,即便没有绝望的时候,也没有多少人能一直保持理智。

  方运被任命为巡察官,每隔五日他便要巡察人族大部队,已经是最轻松的差事,因为只需要花费半天的时间,而不像其他职位往往要一直做,或者隔一天忙一天,像警戒或探路的大学士根本不可能有时间读书。

  巡察官也并不简单,不是坐着平步青云居高临下俯视,而是在人族队伍中整整走六个小时,认真检查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写一份详备的文书,若文书写不好,定然会受罚。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