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重百姓_我妻薄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人进来坐下,敲梆子,发粥,如此循环往复。

  假如到日落时,粥还有剩余,就在附近寻找生病的贫苦之家,给她们分发粥食。

  程丹若听罢,专门问:“妇人如何?”

  师爷回答:“专门借一屋舍予妇人安置。”

  她想想...

  ,又问:“乞丐如何?”

  “乞丐污秽,且拉帮结派,不准他们擅闯入内。”师爷答得顺溜,“若日落时有剩余,在门口分粥即可。”

  程丹若这才点头。

  师爷还告诉她,假如她有人手,最好每个粥厂都派人监粥,以免拥挤推搡,或者哄抢喧闹。

  程丹若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副千户,让他派出百余人维持秩序。

  “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她谦逊地问。

  师爷道:“最好命人在粥厂设香案,每施粥前,命其叩首,跪谢天恩。此外,有些青衿儒士虽贫苦饿病,亦羞于嗟来之食。不妨送于米票,令其家丁领取。”

  程丹若:贫苦之家还有家丁?

  她不理解,不过马上融会贯通:“这等人家,恐怕也不准女眷领食。这样,若妇人前来领粥的,额外给二两糙米,钱由我来出,以宫中的名义发出去。”

  此次来兖州,她其实没带多少银两,但目前手头上有一千两现银。

  哪来的?

  郡主赏的……

  简单说,鲁王府给她的贿赂。

  现在捐出去,就当替鲁王赎罪了。

  而以宫中的名义发放,在一些迂腐的人看来,或许更容易接受。

  随后,程丹若叫来护卫们,让李伯武负责与粮商商议,尽量低价购买米粮,死去的赵护卫的弟弟赵望,略识几个字,为人老实忠厚,就让他和钱明负责管账目收支。

  至于她自己,选择不定时突击粥厂,抽查粥的质量。

  按照师爷的说法,有几点是必须注意的:粥必须趁热,不可掺冷水,否则易生痢疾,因粥厂聚众者甚众,恐秽气传染,要定时焚烧艾叶熏染。

  程丹若没想到,古人对赈灾已有如此明确的认知,赶忙应下照办。

  时间已经进入十一月份,天越来越冷,程丹若每日怀抱手炉,坐车去粥厂巡视检查。

  老实说,护卫浩浩荡荡,马车温暖如春,她身着锦衣,头戴卧兔,与外头蓬头垢脸,衣衫破烂的百姓,仿佛两个世界。

  她的巡查,像极了一场讽刺的戏剧。

  更恐怖的是,每到一处,雇工监粥就会吆五喝六,要领粥的百姓跪在雪地里,向她磕头。

  他们还磕得真心实意,感激涕零。

  程丹若深感恐惧,硬着头皮查了三天,确认粥米都完好,妇女那边也确实能多领到一些糙米,终于决定换别的事做。

  她开始募集仆人的旧衣。

  郡主进京,不可能带走所有人,王府里的仆人要遣散大半。

  程丹若就命人赶制了一批新棉衣,以新换旧,迅速筹集了一批冬衣。同时,联络知府夫人,请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