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5章 大考_太阳的距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提起工业化,很多人都会想到烟囱林立,钢花四溅的工厂,要不就是穿着白大褂,各种精密加工设备排成排,进出车间都需要消毒。[首发]要不就是一群穿着红马甲的人在大厅里高声……呃,这个貌似是工业化的副产品。这个是对了,但是不完全,可以说,这是工业的一部分,并不是完整的工业化。工业化是用工业的手段解决人类得到生产生活资料的一种手段,其根本的特征就是分工,协作,通过上下产业链条连极高的生产财富。这里的财富不是钱,而是指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资料。亚当?斯密曾经很明确的说过“货币不是财富”。如果一个农民,自己靠老天爷的雨水,靠自家人和牲畜的农家肥,然后自己留种子种植,收割,然后自家人吃,或者拿出去换鸡蛋或者小鸡崽子,那么他还处于自然经济中,跟工业化不沾边。但是他如果从种子站买种子,然后用喷灌或滴灌的手段进行灌溉,然后使用化肥,铺塑料地膜,然后机械化收割,然后将这些粮食作为商品出售出去。那么,虽然他依旧是农民,但是我们可以说,其实他应该是个农业工人了,因为他在用工业化的手段来获取粮食,成为了工业链条上的一份子。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输出工业化的历史是非常早的。当然,中粮屯田非洲,也是一种输出工业化,只不过它被隐藏在联合国粮食开发计划署的《世界粮食安全计划{南南合作}》之下,并且因为最终产品是粮食,而被人不自觉的忽略了。这个过程是必须的,甚至是至关重要的。萧明泽在给刘继鹏的一份报告中着重提到这个问题。全世界有接近9亿的人没有粮食保障,而且这个人数有很大一部分处于非洲。从帝国看待殖民地的角度看,这个连吃饱都成问题的地方,是没有倾销商品的价值的。但是从中国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因为中国正是从一个贫困的国度变成全球最大的市场的。而这个例子也让中国很清楚一件事情,那就是财富这个东西,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市场份额也没有饱和这一说。关键是,你如何增强你想要占领的市场的购买力。购买力的增强意味着物资的消耗,物资的消耗等同于资源的消耗。如果是以前,就算是中国,也会好好的思考一下,将全第三世界国家的人口全部提高到中国这个购买力上来,地球母亲会怎么惩罚自己这些不知天高地的孩子们。燧人氏的光芒一脚踹开了这个大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地球妈妈,孩子长大了。我们的未来,在万丈苍天之上!当能源趋向于无限的时候,任何问题,也就成了不是问题。比如说现在正在渤海边上隆隆作响的那个东西,正在源源不不断的向西部缺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