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2章 关于路线的大讨论以及阿富汗_太阳的距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其外交政策是有一定的惯性的。[首发]这种惯性不仅仅是表现在执政党和决策层身上,更加表现在其人民群众的思维上。其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一个国家的鹰派政策一直在延续,那么这个国家的民众在谈论国家对外政策时即便是和平挂在嘴上,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倾向于用拳头。但是如果一个国家对外政策把妥协忍让作为政策延续的话,那么民众就算是嚷的震天响,真到要开打的时候,多半会缩回去。而中国这种外交惯性分成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大体上是狂热的好战,到戒急用忍,再到有理有节,强硬态度逐渐复苏的一个过程。第一个阶段毫无疑问是毛,周那一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仅仅是硝烟刚刚散去,人们还在以战争的思维思考问题的时代背景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中国很弱,不得不用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早打,大打核战争”这种极端的强硬姿态来取得必要的生存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在冷战的夹缝中,顽强的生存下去。第一个阶段向第二个阶段的转折来自于对越自卫反击战。dìèrdàilǐngdǎo核心在苏联一qiāng未放就轰然解体的大背景下敏锐的察觉到,发展已经是中国的第一要务。但是,就这么偃旗息鼓下去是违背时代违背客观规律的。就这样,一场两山轮战,把一个血与火组成的背影留给了那个时代,同时也给了以后的戒急用忍时期一个够给力的恐吓词勿谓言之不预!而这种戒急用忍在世纪之交的时候,几乎达到了顶峰,差不多就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三代核心几乎成了软骨头的代名词。而这种情况直到二十一世纪的头一个十年来临的时候,才慢慢有了有理有节,绵里藏针的手段。2027年的第二次对越自卫反击战,则高调宣布中国已经结束了戒急用忍的年代,开始利用手中的力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无论是国际观察家们还是国内的政治家们,都很清楚,中国的基本政策其实没有变。哪怕在轰炸越南时,一口气出动了四架战略隐身轰炸机,两个航空母舰战斗群。中国依然是被动的应对国际形式的变化。动用陆军,援助巴基斯坦,打击并让印度彻底咽下失败的苦果。这意味着中国对外政策的彻底转变,由被动灭火型转向主动干涉型。这个信号一旦被释放,那么会在国际上引起什么样的震动,实在不是一两个人都能说清楚的事情。地球很小,实在容不下两个霸权。派驻空军是一回事,但是动用陆军……其中的政治难度可想而知。因为人们还没有从被动应对的巨大惯性中反应过来,这样一个超过90度的拐弯儿,真的行吗?因此,北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