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章 氦3与铁路的交换_太阳的距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氦3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核聚变材料,不像氘化锂为原料的核聚变一样产生中子。[首发]是一种很干净的能源。而且氘化锂的核聚变反应所需要的温度十分高。氢弹中为了顺利的开始猛烈的聚变反应,在第一级还要加入氘氚化锂这种死贵死贵的东西来进行助爆。对于想平稳的进行可控核聚变来说,氘氚化锂实在是太贵了。而且氘化锂产生的中子,需要反应炉进行隔绝辐射处理。而氦3核聚变就没这么多麻烦事,第一没有辐射,第二比氘化锂聚变需要的温度低得多。唯一麻烦的就是,氦3这种东西地球上非常少,这是由于太阳进行核聚变反应时所产生的某种副产品,随太阳风吹向各大行星。地球上有厚厚的大气,氦3少的可怜。而月亮因为没有大气,所以有储量非常丰富的氦3.早在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中,中国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就证实了这一点,预计月球上的氦3足有上百万吨,足够用到人类灭亡的。为了给航天部门创造刚性需求,用项目来引导技术发展。更是为了降低核聚变炉的难度。中国选择了氦3反应炉作为突破方向。在合肥的托卡马克装置的掩护下,顺利的通过和iceR的扯皮麻痹了全世界,然后一举突破。但是天总不遂人愿,核聚变反应炉顺利点火后,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拖了整个工程的后腿。千算万算,没想到大推力火箭出了问题。自从长征五号5米芯级还算顺利的完成之后,整个火箭院就像陷入了一场噩梦。先是实验型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设计被推翻。紧接着米芯级的长征五号两次点火失败。那边脉冲式反应炉一台接一台的临界,顺利通过验收,第一座发电站就要全功率并网了,这边还只能用5米芯级磨磨蹭蹭的往月球上打无人式返回舱。十年时间,中国可控核聚变工程燧人计划,仅仅攒够了一座电站一年的用量。眼看着国际油价站上了两百美元,可控核聚变并网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火箭院还在那里打转转。26年年中的时候,被层出不穷的事端弄得失去耐心的中央九常委派出了以寇同章为首的检查组。在中央政法委书记的直接监督下,航天工程的基础,火箭院被查了个底掉,发现的问题触目惊心。寇同章一声令下,撤职的撤职,法办的法办,偌大的火箭院好像被抽掉了脊梁骨。一直到2027年年初,才算恢复正常,但是大推力火箭中央实在是等不下去了。再不解决后续燃料的问题,第二座聚变电站就成了镜花水月。为此,姚齐贤打算咬牙出血也要拿下俄罗斯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技术。哪怕最先进的RD-701/704弄不来,已经落伍的RD-170/171也行。在2000年后,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