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死守金蒲城_111.滋味如何_三十六骑(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11.滋味如何

  匈奴人本来不善攻城的,但和精于筑城守墙的汉人争斗了几百年,也总结出一些经验来。天一亮,匈奴大军吹着号角就在城前集结起来,在一箭之地外,出现了一些步兵,扛着七八十架三丈高的云梯,手持着一面盾牌,弯刀就卡在盾牌的里面。

  这回匈奴没有疾攻,而是派出使者来到城下喊话。

  喊话人会汉语,可能是刚刚投降的车师人。“大胡尊贵的左鹿蠡王,诚心劝耿将军投降!不要无谓地抵抗啦!我们知道你们只有两百人,而左鹿蠡王有一万骑!随时可以踏碎整个城池!我就想问一声,昨日的箭雨,滋味如何?”

  城上也有一个大嗓门的士兵,在耿恭交代几句后,开始喊话。

  “我家将军说,你们送的箭很不错!这样的雨,可以每天下一点!但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会把箭还给你们的!让你们知道,什么是汉家神箭!”

  左鹿蠡王远远地听着,喃喃念着“汉家神箭?”,是指那个神箭手吗?

  谈判很快破裂,四面的号角又响成一片,匈奴大军开始攻城了。

  一支马队七八百骑,如昨日一般,环城而跑,马上弯弓抛射,箭雨落下。汉军与昨日一样躲在屋檐般斜支在垛口的木排下。

  耿恭知道,这轮箭雨就是火力压制,让汉军抬不了头,掩护那批扛云梯的步兵冲到城下。虽然通过垛口的箭孔也能发箭,但效率低太多了。正式的弓手射阵,往往分三排,轮转不休。在最后一排时,每人脚边都放着箭囊,随着旗语,整齐地抽箭搭箭;随后整排人前进两步,步到第二排开始引弓拉满;再前进两步来到第一排,随着旗语命令,调整箭的高度(箭头指向的高度,代表不同的射程。比如旗语里发出“三寸”的指令,就是箭头要高出水平三寸的高度。发射官往往是极有经验的将校,根据战场上封锁或杀伤要求,随时调校箭高的指令),看旗子一挥,一排箭射出,整排人迅速退回到第三排,周而复始。三排人的身后,有专门给箭囊补箭的人。但在敌方箭雨的封锁下,汉军不可能在城头排出射阵。

  耿恭也没有命令兵士从箭孔发箭,只是缩着。自己想射几名敌方的军官,才发现城下抛射的马队里,再没有披军官甲胄的人,只能拿弓敲了敲头盔,苦笑一下。

  匈奴的云梯队伍全力徒步奔跑,迅速跑进了一箭之地,训练有素地将单手的盾牌架在梯边,挡着头顶,全没想到,城上的汉军无动于衷,没发一箭。

  云梯队冲到抛射马队的身边,马队倏然分开后退,让开道路。箭雨一下没那么密集了。

  城头四角的八架床弩却在盾牌手的掩护下启动了。一架床弩一般有三名床弩手操作,每人配了一位盾牌手遮挡箭雨。八尺长的弩枪,瞄的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