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4章 大道至简_全知全能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像是一枚种子长成树,它是把“天地中”也主要是泥土中的那些物质元素,汲取、转化,然后变成自己的东西。

  只是一粒小小的种子!

  就可以把不知道多少的天地间的物质元素尽数按照自己的“本质”,进行转化。

  这有点像是把一块玉髓又或者玉精什么的东西埋到一座大山里,然后千千万万年后,整座大山都变成了玉。

  开窍境之后再开窍呢?

  就像是把一座纯度大概可能只有20%30%等等这样的玉石混杂的山,进行加工,把那些石质给去掉。

  最后两座山的纯度都是100%。

  但一个大,一个小,一个是大西瓜,一个是小金桔。

  当然,这只是形容。

  而且也不是很恰当,是只抓住了一点而不顾及其它。

  但大概而言,就是这样。

  安大佬的一番讲解,既给叶小叶完整而详细地阐述了入门三境,也让许广陵看到了后面的人阶三境大抵是个什么样子。

  如果他所料没差的话,人阶三境最后一境“生死境”所涉及的窍,很可能就是根本窍修行法里的“命窍”。

  九成以上的可能!

  特别是安大佬又提及,后面地阶三境的名字叫灵台境、神通境、地仙境。

  只一看这个名字,就知到了地阶,修炼的主要方向已经是从身体转向了心神和意识。

  大抵也就是根本窍修行法里的从“命窍”到“识窍”。

  其实修行也就是那么回事。

  只要把握最高的宗旨,“阴阳”,基本上就可以不背离造化和大道了。

  这是关于修行的最高一层的“道”,又或者说“理”。

  而“身”和“心”就是一对阴阳。

  不管是先修身还是先修心,修到一定地步后必然是转向对于另一个的修炼,然后再转向,如此这般地不断反复。

  也还是走路的那个道理。

  左脚之后必右脚,右脚之后必左脚。

  你只是用一只脚在地上跳不是不行,但那绝非“正常模式”,相比两脚交替走路,缺点太多。

  同样地,把两只脚并在一起蹦,也是不行,这和一只脚蹦差不太多。

  所以,修行讲究“身心并举”,但却不能同时“并举”,要分开来,一个一个上。

  所谓的修行之理,不过就是走路之理,两者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就这么简单,对吧?

  这便是“大道至简”。

  这也便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修行如此,世间万事,莫过如此。

  入门三境,凝元、玄关、开窍;人阶三境,真一、荣枯、生死;地阶三境,灵台、神通、地仙。

  凝元是热身,略过不谈。

  从玄关到开窍,是借假修真,是从假到真。

  凝元和玄关两个境都是“小境”,就如火车站里的小站一样,人家大站停车十分钟十五分钟,小站只停一分钟两分钟这样的。

  开窍境就是“大境”。

  而在开窍境中,是从一个窍到很多个窍,也就是“由一到多”。

  然后。

  从开窍到真一,便又重新地,“由多到一”。

  从“由一到多”,再“由多到一”,这便是从阴到阳,然后再从阳到阴。

  也可以用地球文明中的那个说法,“螺旋式上升”。

  而人阶的从真一境到荣枯境,再从荣枯境到生死境,光从名字,许广陵就大体能判断出,那基本上是再来一次“由一到多”+“由多到一”。

  凌霄宗的这套修行体系。

  简单。

  简单到极点!

  却又深入造化、直指大道。

  “果然,不愧是九大仙宗之一啊!”

  梳理着从安大佬那里得来的这信息,许广陵不禁心里暗叹。

  透过现象,洞见本质。

  而凌霄宗这套修行体系的本质,是如此之简单直接!没有半点累赘!

  更不存在什么谬误之类。

  一步一步,完全是从阴到阳,再从阳到阴,步步踏在造化的枢纽处,如此这般地通天向霄而去。

  果然不愧是“凌霄”宗!

  也亏得他这一世走了土著路线。

  这个世界,真的很可怕!

  ==

  谢谢大家解释,明白了。

  另外,好家伙,我只是问了一下,这票就是之前的三四倍,你们都是魔鬼么?

  怪不得很多作者要求票。

  气抖冷。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