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章 世外桃源_法家高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象牙一般的灵米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轻轻的嗅上一口,道人都感觉自己神智清醒不少。更有一丝丝杂质被排除体外。

  经常食用,定然能够洗筋伐髓,但是这种灵米,只有宗门的高层还有天才弟子才能够享用。

  他们虽然也是道门弟子,但是每年只能分到几粒米,打打牙祭。

  强忍着想要将象牙米吞入腹中的冲动,道人们异常珍重的将一粒粒象牙米装在乾坤袋中,并且做了详细的记录。

  并且给没有成熟的象牙米也做记号。

  将所有的事情做完之后,几个道人才对着老农满意的点了点头,随手赏赐几个铜子,高兴的老农连连感谢。

  这里是玉清道的地仙福地,自然以道门为尊。

  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资质好的会被道宫收养,培养成道人。资质略差的,则会被当做羊群圈养,为玉清道提供资源和信仰。

  道人都居住在高山之上的道宫之中,他们生来就是高人一等,不需要从事生产,每日只需要修炼法术,或者是学习经文,或者是完成宗门的任务。

  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

  而普通人则生活在山脚的城池之中。

  这些城池建造的很大,青色的石墙出奇的坚固,而且内城外城分明,城门瓮城等一应俱全,但是这些城池的建造风格虽然和大乾的相似,但是却显得更加的古老,仿佛是前朝,或者是更加久远的风格。

  无数身穿前朝服饰的百姓走上街头,或者购买,或者叫卖,还有很多人在不停的游玩嬉闹,显得喜气洋洋。

  几个年老的坐在路边懒洋洋的晒着太阳,看着几个年幼,扎着小辫的孩子跌跌撞撞的在人群中乱窜。

  时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

  被他们撞到的人也不生气,一脸微笑的看着充满童蒙,充满活力的孩提。

  更有人流露出回忆缅怀的神色,也许是想到了自己的童年,也许是想到了家中的子女。

  还有几个身穿华服,一看就是富裕人家出身的小姐买了几串冰糖葫芦,递给那些玩闹的孩子。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美好和和谐。

  百姓在这里繁衍生息,已经传至数代,或者数十代,不知大虞,也不知大乾,让人不由的想到《桃花源记》。

  这里没有官府,也没有法律。也没有繁重的劳役,更没有战争盗匪。

  如果司徒刑在此,定然忍不住背诵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