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8章 各路英雄上京考武举(1)_大唐将军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唐朝的科举制度包括了文举和武举,武举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举行武举考试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唐朝选拔将才。武则天颁布实行武举制度目的并不是很纯粹,她这样做是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要知道她得位不正,篡夺的是李唐的江山,而且当时唐朝几乎所有军队的兵权都由开国元勋们以及他们的后人们把持,这些人都是忠于李唐的,武则天只能靠大力提拔军中没有背景的中层将校掌握一定的兵权,想要掌握更多的兵权只能想其他的办法,而颁布实行武举制度,就是她掌握兵权最重要的一步棋,连续几年举行武举制度,选拔出大量有才能的将才充实军中的中层,很快把军中上层将领架空,如果没有武则天的首肯,军中高层将领根本就指挥不动军队,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

  同样,在政局上也是如此,武则天大力提拔寒门出身的官员身居高位,打击以关拢世家为首的门阀,这其中以狄仁杰和褚遂良为主要代表,他们也是武则天时期的股肱之臣。

  实行武举制度本身只是武则天掌控兵权的一个政治手段,当李唐重新接管大唐的权利之后,对武举制度就不怎么重视了,一般是每隔几年才举行一次,而武则天时期则基本上一年举行一次,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差别。

  当各地的衙役在城门口张贴朝廷将在今年九月初八举行武举考试的布告时,各地英雄豪杰们得到消息纷纷前往查看具体性情。

  华州郑县。

  两个人骑着快马向城门口快速奔来,左侧一人四十余岁,天庭饱满、面色红润、口阔鼻隆,留有长须,一看就知道是性格沉稳、睿智之人,眼神中不是迸射出精光。他身量高大,手指关节粗大、却又不失儒雅,显然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物。

  右侧一人年纪稍轻,也是英武不凡。两人快要到城门口时勒马停下,下马后牵着马匹挤进人群之中。

  告示张贴处一左一右站着两个衙役,左侧衙役看见这二人牵马过来,便笑着招呼道:“子仪哥哥和幼明哥哥来了?小弟正要派人去通知二位哥哥呢,不成想二位哥哥得到消息赶过来了”。

  正在观看布告的百姓闻言扭头一看。心说这不是郭家兄弟二人吗?敢情这郭家兄弟二人在这郑县还颇有名望。

  四十岁的中年人正是中唐名将、唐朝擎天柱之一的郭子仪,人称郭老令公,而他身边是他的弟弟郭幼明,郭幼明在历史上名声不显,也许是被他哥哥郭子仪盖过了光芒,但是他有一个儿子名叫郭昕,此人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安史之乱后,安西、北庭、河西和拢右的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