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02章 说漏嘴?_王爷凶猛,医妃只想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默了片刻,不咸不淡道:“还有哪位爱卿要补充的?”

  皇帝的视线往大殿上几位听政的皇子身上掠过。

  有大臣竟说道:“想从根源上解决沃城种桑树不活,与宛州种水稻旱死的问题;可以尝试改变土质。”

  “沃城积水多,就挖渠引流;宛州地旱,自然也可以从别处开道引水浇灌。”

  皇帝冷笑一声。

  “常爱卿言之有理,你真是天才。”

  天生的蠢材!

  皇帝的话听不出喜怒,接下来又有几位大臣各抒己见。

  不过,他们的意见落在皇帝耳里,没一个说到他心坎上。

  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就是治国的臣子,连他的话都听不明白。

  夏明枫考虑过后,也出列陈情:“陛下,臣认为解决沃城与宛州的实质性办法,在于人。”

  皇帝眼神亮了亮:“嗯?”

  夏明枫接着说道:“两地的地方官并非不知道种植作物需要因地制宜。”

  “他们明知如此,还强令当地百姓改变种植习惯,是因为心存侥幸。”

  “侥幸以为,老天依旧会给他们饭吃。”

  “据臣所知,在沃城因往年种植水稻皆丰收;是以稻谷米粮在沃城不值钱。”

  “相反,在沃城种桑养蚕的人少;无论是桑树还是养蚕的收益,都远高于种植水稻。”

  “究其背后根本原因,乃是利益驱使。”

  “利欲熏心,促使他们不顾农时不顾气候。”

  “如果当地的地方官员,是穷苦百姓出身;又或者真正有一颗爱民的心,就断然不会出现沃土种桑树,旱地种庄稼的现象。”

  这涉及到选拔官员与任用官员两大方面。

  夏明枫这番话,一下子就将金銮殿炸开了锅。

  南楚目前的政治体制,官员仍是由望族举荐为主,地方察举为辅。

  可以说,人才的选拔权并不在君王手中,而是牢牢把握在名门望族手里。

  夏明枫想要改变官员的选拔制度,那就是直接动到望族利益,大臣们不炸锅才怪。

  皇帝饶在兴致地看着吵吵闹闹如同菜市场一样的大殿。

  意味深长地眯了眯眼睛,南楚——也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

  大燕的科举制——他也有所耳闻。

  但具体做法,则没详细了解过。

  散朝之后,皇帝让夏明枫去御书房说话。

  主要是向他了解科举制的事情。

  “……大燕当时钱比银贵的问题比较严重,政令不通;受到的掣肘颇多。”

  “后来妹妹提出了最根源的问题,在于望族把持朝政的问题太过突出,他们已经自上而下形成了一条整体的利益链。”

  “官员皆由望族举荐,他们各自形成联系紧密的利益集团。”

  “想要彻底打破这种局面,唯有改变选官制度。”

  “开设科举考试,从寒门士子中选拔人才;将来这些官员,全部都是天子门生,他们与天子的利益天生一致,自然而然会维护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