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2章 无题_盛世华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消息一出,长安瞬间就沸腾了,在大兴宫里都能听得到百姓高呼万岁的声音。

  然后这个消息以最快的速度向天下传播,没传到一地都能收获无数感激。

  望月谈和朔月谈接连出特刊来介绍此事。

  尽管内容高度重复,可是这一期特刊的销量却创造了新高。

  很多不识字的人都会买一本,准备收藏或者供起来。

  尽管这几年大唐没有征收过人头税,可这种不征收是以特赦的方式进行的。

  也就是每逢喜事,李世民就会下旨免除人头税。

  大家自然会担心,万一哪天皇帝不高兴了,会不会就不免了?

  现在作为国家法令彻底取消,意义完全不一样。

  大家再也不用担心此事会不会发生变化了。

  什么?你说万一哪天皇帝又重新征收?

  呵呵,真以为百姓就是羔羊?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不管怎么说吧,这条政令一出,天下百姓纷纷高呼万岁。

  李世民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接近神灵。

  而且这条政令一出,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作用。

  无数隐户黑户主动站出来要求入籍,四夷百姓也变着法子想入籍大唐。

  可以说,仅仅是取消人头税这一个政策,就让大唐的账面上多出了至少百万人口。

  第二条政令是,垦荒令。

  新开垦的土地五年内不征收任何赋税,五年后征收半税,十年后正常征税。

  对于这条政令很多人都表示了不解,为啥五年免税五年半税?

  比如武舒就完全不理解。

  陈景恪倒也没有嘲笑她脱离百姓之类的,这种问题不光她有,很多人都有。

  正如普通人无法理解权贵的生活是多么的奢华,权贵也同样无法理解民间的疾苦。

  上下脱离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夫妻,他要做的不是嘲笑,而是帮助她理解这个问题:

  “荒地往往很贫瘠,且杂草丛生。需要用数年的时间积蓄肥力,并铲除大部分杂草。”

  “一片新开垦的土地,三年后投入和产出能持平就已经不错了。”

  “五年内能略有盈余,七八年左右才能成为熟地,有些十年都不一定能养熟。”

  “朝廷五年内不征税五年半税,百姓垦荒才不会赔钱,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垦荒。”

  武舒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之前出去踏青我就在奇怪,明明有那么多荒地,为何无地的百姓不去开垦,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陈景恪连连摇头道:“长安的情况特殊,这里的荒地无人开垦不是百姓不愿意,而是这些地都是有主的。”

  “这些地的主人非富即贵,多这一点地少这一点地都不影响他们的富贵,干脆就放在那里不管不问了。”

  “但若是有人想动这里的地,他们必然会跳出来找麻烦。”

  说到这里,陈景恪有些无奈的道:“你真该多去关注一下底层百姓

  请收藏:https://m.91bqg.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